面对多发极端天气甘肃系统加强野外文物有效保护应对 更新时间:2023/6/29 9:11:03 •阅读 133516 进入6月下旬,甘肃迎来多轮雷暴降雨大风天气,甘肃省文物局日前印发《关于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加强野外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系统部署有关工作。 据了解,甘肃是文物大省,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和长城等大多分布在野外,文物本体脆弱,所处环境恶劣,日益多发的极端天气容易加剧文物本体损坏及其环境风貌破坏。 《通知》要求,野外文物保护工作要高度关注极端天气变化,加强与当地应急管理、气象、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农村、水务等部门工作联动,实时组织研判野外文物面临的强降雨、雷暴大风、冰雹、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风险,指定专人关注掌握气象和灾害等预报信息,及时向野外文物管理机构发布灾害预警。 野外文物保护工作人员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制定落实应急预案,明确应对策略,加强预防宣传和人员调度,做好物资储备,认真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特别要对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文物预先采取避险防险措施,确保安全。 在野外文物风险隐患经常性排查方面,《通知》要求全面整治各类涉及野外文物和考古、保护工地安全隐患,开展文物灾害风险评估,排除历史遗留问题,加强日常保养维护和预防性保护,增强灾害防御能力。接到突发事件警报或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有关人员要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文物保护专家加强对野外文物的抢险救灾和文物保护工作的现场指导,果断采取支护、加固、遮蔽、清淤等必要措施,妥善处置灾情,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形成二次破坏。 灾害险情发生后,相关人员要组织力量开展文物受灾情况调查,督促指导编制受灾文物抢险保护方案,科学开展灾后文物保护工作。 来源 :央视新闻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上传 铜奔马 “活” 了!一场硬核网络安全守护战,操作帅炸! “马住”!这对文博界“搭子”吵起来了 陇风粤韵汇丝路 共谱时代新乐章——甘肃·广东两省音乐创作交流座谈会在兰州举行 甘肃省艺术评论人才培训班在天水开班 搭建省际交流平台,促进文艺协同发展——甘肃省文联赴浙江省开展艺术乡建考察交流活动 在守护与创新中“续写”长城华章 文物话廉:《报父母恩重经变》图轴 鎏金银盘中的丝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