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

-
甘肃省文联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集中学习
按照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体安排,3月28日,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举行学习教育读书班第一次集中学习,认真学习《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
-
油菜花香
闻到油菜花香了吗?此刻,我坐在田埂上写着一首关于油菜花的诗呢,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海正在幸福地绽放,金灿灿的热烈安抚了寂廖的田野,绽放不是为了炫耀金黄……
-
甘肃简牍博物馆导览AI机器人正式接入DeepSeek大模型
当千年简牍邂逅前沿AI,当河西走廊的驼铃化作智能语音的回响;甘肃简牍博物馆以科技赋能文化传承,再树智慧文博新标杆。即日起,馆内导览AI机器人“小简”“小牍”正式接入DeepSeek大模型,提升AI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交互能力,精准地理解观众需求,用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式开启“对话历史、智游丝路”的沉浸式体验。
-
简述中国——甘肃出土汉简精品展3月29日开展
先秦至两汉时期,因竹木简牍是其记录文字的主要媒介,这一时期也被称为“简牍时代”。20世纪以来,全国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简牍,特别是在甘肃地区,发现了从先秦到魏晋时期的简牍近7万枚。
-
甘肃省摄协举办备战第3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第十二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投稿指导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助力甘肃省摄影人冲刺中国摄影家协会品牌展览,根据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相关要求和省摄影家协会2025年工作计划,省摄影家协会于3月2日、23日至24日在甘肃艺术馆二楼多功能厅成功举办两期备战第3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第十二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投稿指导活动。
-
张艳主编《实用康复治疗手册》近日出版
近日,由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张艳主任医师主编,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会长、著名康复医学专家燕铁斌教授作序的《实用康复治疗手册》由兰州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
马家窑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
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发现了马家窑遗址,马家窑文化因此而得名。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支持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该区域内的马家窑文化大放异彩,其彩陶曾被安特生赞为“欧亚新石器时代末叶陶器之冠”。
-
文物日历〔2025.3.21〕丨 磁州窑虎纹瓷枕
磁州窑虎纹瓷枕: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甘肃省博物馆藏。枕呈长方形。枕面中心菱形开光内墨绘卧虎图,上有“明道元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笔于沙阳”题款16字。瓷枕四立面菱形开光均绘花卉,开光外均为卷云纹。底部莲座荷盖牌状戳记内有行楷阴文“张家造”3字。
-
文物日历〔2025.3.20〕丨 “耕种”图壁画砖
“耕种”图壁画砖,魏晋,嘉峪关市新城魏晋1号墓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砖画面分两层,上层左起绘二牛驾直辕犁,一男子扶犁,中间一女子播撒种子,后有二牛抬杠耱地,男子右手拉缰绳,左手持鞭,右足踩耱。下层画面与上层相仿。右上角有朱书“耕种”二字图题。
-
千年文物在天水博物馆的“跨次元”之旅
“打卡麦积山石窟、探游伏羲庙……尤其是今天参观的博物馆也很不错,不仅能看到历史遗珍,还能互动体验,这次的天水之旅让我印象深刻!”一位参与“遇见东方微笑·畅游如意甘肃”创作宣传活动的网络达人向记者分享了对这座丝路重镇、文明古城的“初印象”。
-
文物日历〔2025.3.19〕丨 绢缘印花草编盒
绢缘印花草编盒:汉,武威市磨嘴子汉墓群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该盒胎体以芦苇编成,外表四立面及顶面中心覆贴印花绢料,四周以棕黄色绢料镶边。
-
飞天之乐:当“音乐天书”敦煌乐谱被奏响
开凿于初唐的敦煌莫高窟第220窟,一场唐代音乐会正在进行。洞窟北壁,28身乐伎分列两侧,肤色、发饰各不相同,手中拿着来自各国的乐器。莫高窟492个有壁画的洞窟中,一半以上绘有乐舞图像,琳琅满目的乐器有70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