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
-
传统出版如何突围?《多维出版时代》6位出版领军者这样说
国庆中秋假期,你是否已备好一本好书相伴?在阅读需求依旧旺盛的当下,出版行业却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在是我从业近40年最难的时刻”,资深出版人、儿童作家白冰一年前的叹息,道尽了数字浪潮冲击下行业困境。
-
《多维出版时代》传递出版创新发展前沿声音
9月29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在杭州国家版本馆南书房举办《多维出版时代》新书发布会。
-
刘梅花:积石之山(外三题)丨文学赋能灾后重建——甘肃省文艺创作传播中心签约作家走进积石山县采风创作作品选登
大地上那些古老的事物,比如石刀、石犁、彩陶、玉器、铜器,在博物馆展台还是几千年前的样子。比如地名、窑洞、旧城遗址,还是古羌族的意蕴。大禹治水鲁班赶石的传说,还在积石山大地上一遍一遍流传。
-
常虹:蜜瓜之乡
八月在大漠,在一座小城,乡间田野几乎被密瓜占领,除了天空的高与蓝大片大片的蜜瓜在生长有金黄色的,也有青绿色的……
-
以书弘道—徐兆寿联合楼宇烈、莫言、贾平凹等众多文化名家共同倡导大学生书写经典,传承文脉
2025年9月24日,“以书弘道——徐兆寿书写作品展”在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一楼展厅隆重开幕,来自社会各界以及西北师范大学的学子数百人参加了本次开幕。
-
“黄河安澜”——甘肃省黄河主题美术作品展初评结果公布
经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组织评委评审,“黄河安澜”——甘肃省黄河主题美术作品展初评工作已完成,现将初评入选名单进行公布。
-
敦煌乐舞的溯源与创新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反弹琵琶”,是敦煌乐舞的标志性符号。它以独特的“三道弯”形态诠释敦煌美学精髓,更以“舞姿与舞具(琵琶)共生”的形式引发学界对其真实性、可舞性的长期探讨。
-
千年敦煌壁画的“云端新生”
从文物保护领域的高清采集、数字化建档,到旅游服务环节的线上预约、智慧导览,再到石窟寺监测的实时传感、风险预警等。科技力量让脆弱的壁画在云端实现了永续流传,也搭建起了跨越千年的“对话桥梁”。全球观众不用远赴戈壁,只需轻点屏幕,就能与飘逸的飞天、璀璨的壁画相遇,感受敦煌文明的厚重与博大。
-
2025年上半年甘肃省戏剧工作者加入中国剧协会员名单
根据《中国戏剧家协会章程》《中国戏剧家协会发展会员标准细则》《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经甘肃省戏剧家协会推荐,中国戏剧家协会审核并公示(无异议),同意吸收以下18位同志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
裁叶为笺拾秋色·化筒为器续雅风
今年秋分,甘肃简牍博物馆不想让秋意只停留在窗外。我们想邀你做件“有温度”的事:捡一片秋叶,做成书签,把秋天的颜色夹进书里;捡一个纸筒,变成花瓶,让废弃的材料重获新生。这个周六(9月20日),来和我们一起,用双手接住秋天的浪漫,用创意诠释“无废生活”的智慧吧!
-
传承冷门绝学 “简”述丝路故事
“两枚出土于不同地点的简牍,却能‘接力’勾勒长安到敦煌的具体线路和重要节点,太神奇了!”8月下旬,来自陕西的高中生李明超在兰州市参观完甘肃简牍博物馆后,忍不住惊叹。
-
金昌:守护历史文脉 让文物焕发新生
清晨的阳光掠过永昌县北海子塔的塔尖,负责保护修缮工程的杨申才带领工友们开始了新一天的修缮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