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讲好甘肃故事,有我!——“童声传文脉”甘肃省小讲解员大赛兰州落幕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件来自800多年前的‘宝贝’,就是出土于陇西县的南宋龙泉窑双鱼纹青瓷洗……”

7岁的陇西小姑娘韩青希站在聚光灯下,讲述南宋龙泉窑双鱼纹青瓷洗的故事

8月14日至15日,“童声传文脉”甘肃省小讲解员大赛在兰州举办。比赛现场,7岁的陇西小姑娘韩青希站在聚光灯下,清脆的童声里满是对这件文物的珍视。

比赛现场,有的伴着轻快的鼓点跳起胡旋舞,待舞姿定格,便娓娓道来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动人故事;有的身着素雅汉服,让诗意里的甘肃在童声中流淌出温婉韵致;还有的眼含热忱,语调激昂如号角,讲述着会宁会师的烽火、哈达铺的灯光……

他们用童声解读文化密码,用童心串联古今脉络,用行动践行“讲好甘肃故事有我,赓续中华文脉有我,强国复兴有我”的青春宣言。

本次活动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物局主办,甘肃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甘肃省博物馆协会承办,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协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讲好甘肃故事、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不断提升思政实践育人实效。

作为目前全国同类赛事中举办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赛事。活动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吸引来自全省14个市州的3684名注册志愿小讲解员参与选拔,从中遴选出147名选手代表91家博物馆纪念馆参加决赛阶段比赛。经过激烈角逐,54位选手分获一、二、三等奖,并被授予“如意甘肃推介官”称号。

“我去过大墩梁阻击战遗址,在那里,我听到了很多革命先烈的故事,让我深受感触,所以今天我选择讲这场战役。”来自白银的中学组选手苟瑾萱说,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革命先烈的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来自张掖的赵志琦获得一等奖,他这次讲述的内容是从“从汉代陶仓看张掖”。这件馆藏于张掖市博物馆的东汉陶仓楼,曾经是两汉时期张掖物阜民熙、社会繁荣景象的历史见证。他说,“从六年级就开始成为博物馆的讲解员,这次大赛对我来说是一次珍贵的成长机会,我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继续讲好甘肃故事,做好新时代的文博讲解员。”

为一等奖选手颁奖

据悉,本次活动是甘肃省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育人圈建设和青少年暑期思政社会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甘肃省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打造“甘肃思政IP”、探索“文博思政”方面的又一举措。 来源 :新甘肃客户端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