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加强干部监管 树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10月12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卫中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等文件精神,安排落实工作。
-
甘肃省文旅厅领导走访慰问重点专家人才 调研甘肃简牍博物馆项目建设
根据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工作总体部署和省委宣传部工作安排,10月11日,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卫中到甘肃简牍博物馆走访慰问重点专家人才,并调研项目建设、人才培养和疫情防控等工作。
-
云崖寺石窟:隐于关山深处的“小麦积”
甘肃庄浪县云崖寺石窟始凿于北魏后期,经过数朝修缮到明朝时进入鼎盛时期,从清末开始逐渐归于沉寂。云崖寺石窟是中国石窟建造史上大规模开窟造像之风的最后止息地,对中国晚期石窟与佛教艺术的探讨和研究有着重要的史学和艺术价值。
-
走进秋日“醉”美莲花山
人与山相遇,总有放飞心灵的畅快,总有抑制不住的雀跃。每个人心中都有惦念之山,与山的一次邂逅,足以让人一生魂牵梦绕,而莲花山,在我心中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记。
-
金城厚韵,璀璨西固
地名,是鲜活且广泛的文化符号,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传承。一个长期形成的地名,是一个地方独具特色的符号。甘肃的地名,既有彰显刀光剑影中的“武功军威”,也回荡着大漠孤烟里的声声驼铃。
-
扎根陇原大地 记录时代变迁——甘肃纪录片发展透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提出并推进纪录片大省建设,广大纪录片工作者立足现实,辛勤耕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凭借现代视听手段记录陇原大地的时代风貌与历史变迁。同时,创作者们不忘本来、吸收外来……
-
甘肃4个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获得立项
近期,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通过受理申报、通讯初评、会议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最终立项名单。
-
庆阳文旅这十年——让文艺事业绽放时代光彩
党的十八大以来,庆阳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抓创作、育人才、带队伍、出精品,有力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崇高使命,庆阳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
-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弘扬丝路精神 传承陇中文化 讲好定西故事
定西,通称“陇中”,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中华民族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战国秦置陇西郡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将所辖黄河以东,陇山以西之地设陇西。
-
打通政银企服务“最后一公里”——甘肃省文旅厅实施文旅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贴息贷款项目申报工作侧记
10月8日,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关于申报文旅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项目的安排,由市州县区筛选推荐,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审核申报的30个文旅贴息贷款项目进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清单,贷款额度16.28亿元,为全省文旅项目建设与产业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