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跟着地名游陇原|走进金川,一起感受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交相辉映!
地名,是鲜活且广泛的文化符号,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传承。一个长期形成的地名,是一个地方独具特色的符号。甘肃的地名,既有彰显刀光剑影中的“武功军威”,也回荡着大漠孤烟里的声声驼铃。
-
甘肃岩画——黄河文化的历史印记
黄河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母亲河”,甘肃黄河沿线近年来发现200幅左右的岩画,已经成为黄河文化的历史印记。
-
《珐琅敦煌藻井系列》荣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百鹤奖”
8月21日,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2022中国首饰玉器百花奖颁奖典礼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甘肃掐丝珐琅画代表性传承人李海明创作《珐琅敦煌藻井系列(三幅)》荣获百鹤杯“百鹤奖”。
-
第六届敦煌文博会执委会办公室召开筹备工作推进会
8月21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执行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论坛活动组组长吕兴来主持召开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执行委员会办公室工作推进会议,会议传达了执行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纪要精神,讨论了开幕式暨高峰会议执行方案,安排部署了执行委员会办公室下一阶段各项筹备任务。
-
中国这十年·甘肃——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始祖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现代文化等在这里交相辉映。
-
舞剧上“云端”能否成常态
前不久,两台舞剧以1元票价线上直播演出引爆“云端”:广州歌舞剧院原创舞剧《醒·狮》赴四川大剧院演出,为配合地方防疫要求,线下演出转为线上直播,引来340万人次观看;大型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在新甘肃客户端视频号进行全球网络首播,两个小时吸引了20多万人在线观看。
-
“花儿”如今这样红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哈自家……”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甘青宁3省份的民歌“花儿”因其独特的风韵独树一帜。
-
美如油画的临夏,一眼即可着迷
初秋,疫情的反反复复总是阻挡我们外出的脚步,我们太需要山间之清风、树梢之明月、秋日之晚霞、舌尖之美味去治愈我们被拘束的灵魂,那么就不要拒绝初秋临夏的这一件件“小幸运”。
-
“马踏飞燕”玩偶火到卖断货!官方回应:缝纫机都踩冒烟了!
前段时间,甘肃博物馆基于镇馆之宝“马踏飞燕”创作的一款文创玩偶火上热搜,在网上直接卖断货。
-
雄关六百载,长城越千年——这里是嘉峪关
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重要关口 ,也是古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迄今为止,嘉峪关建关已650周年,仍然是长城沿线保存最完整、形象最壮观的城堡。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长城,使嘉峪关成为中国长城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