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庆阳北石窟寺:甘肃唯一,全部佛像用石雕造型

  开凿于北魏时期的北石窟寺,坐落于茹河蒲河两河相汇之处的覆钟山下,距庆阳市区25公里处,因其开凿规模大、窟内石刻佛像生动、技艺精湛,与莫高窟、炳灵寺、麦积山并称为甘肃四大石窟,并于1988年被评选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01

  从庆阳的镇原县去往西峰区,大约55公里的车程,一路相伴的是那条名为茹河的潺潺小河。

  出镇原县城,沿茹河东去,川道变得愈来愈窄狭,茹河上游平坦河谷,到了此处川道收束,变得乖顺。40公里后,在交口河镇的覆钟山前,汇入从庆阳市环县发源而来的蒲河,至此,茹河完成了其171公里的全部流程。

  从茹河到蒲河的连接川谷,曾有古道接续穿过,这便是丝绸之路关陇北道的主要支线——“茹河道”和“蒲河道”。可看到沿途的山体岩壁,大量分布着淡红色的砂岩,在阳光的漫射下呈现出隐隐的玫瑰色。在这些质地柔软的砂岩上,从北魏时期开始开凿了众多石窟,而坐落于覆钟山的北石窟寺石窟,便是其中规模最为恢宏的。

  在蒲水与茹水交汇的东岸,一座如铜钟覆倒的山峦,山前有寺,这便是闻名天下的北石窟寺,和泾川县的南石窟寺互为姊妹窟。

  穿过北石窟寺廊柱高拱的大殿,前行数十米,覆钟山鳞次栉比的洞窟,便赫然出现眼前。在环山体长约120多米的黄沙崖壁上,窟龛密集,形如蜂房。

状若蜂房的佛龛

  工作人员介绍说,北石窟寺始开凿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约公元509年,后经西魏、北周扩建,至隋唐、北宋,以及明清,不断扩容增修,到现在已经有1500多年了。岩壁上有窟龛296个,石雕造像2126身。现存大小窟龛308个,石雕造像2429尊,包括寺沟门主窟群,及其北1.9千米处的楼底村一窟,其南1.5千米处的石道坡、花鸨崖、石崖东台三处石窟群,南北延续3公里。

02

  北石窟寺是甘肃省境内唯一全部用石雕进行佛像造型的石窟,并且运用了我国传统文化以及美术表现语言形式,在佛像的造型表现上,将石刻、浮雕以及雕塑艺术予以完美阐释。

北石窟寺的精美佛像

  北石窟寺石窟分上中下三层,其中以北魏奚康生开凿的165号窟年代最早、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它是以七佛为内容的大型窟,“开创了我国石窟艺术中七佛造像的先例”。

  七佛之说源于北魏宣武帝时期,认为在释迦牟尼以前,就已经相继出现了六位佛祖,而释迦正是继这六佛之后在现在世界成就佛道的。将来还会有弥勒佛继承释迦牟尼降临人世间。这样就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佛陀崇拜体系。

  165号窟里有着十分宽阔的内部空间,平面略呈长方形,造像沿四壁雕凿。七佛造像宏伟精湛,庄严肃穆,伴之七佛而雕造的弥勒菩萨、骑象菩萨、手持日月的阿修罗都是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作品。

165号窟里的骑象菩萨

  七佛高达八米,从正常的人体比例而言,七佛头大身小,有些不合理,但是当你靠近并仰视佛像,极富体量感的造型和高大肃穆的神情淡化了比例上的不协调,由此可见北魏工匠有效利用了人的视觉特征,增强了造像给观者的震撼。

  三身菩萨立于七佛之间,这些菩萨都面目清秀,略带微笑。身披帔帛,飘带于腹前穿环交叉。无论面相表情还是衣饰,都带有“秀骨清像”的北魏风格。

165号窟里的佛像

  两尊天王像,更体现出北石窟寺佛像雕塑艺术的含蓄且深入。一尊天王一条腿挺直,另一条腿朝右边倾斜,髋部朝左微摆,形成上下身的稳定姿态,表情集中,有一种内在力量蓄势待发的感觉:另外一尊天王,两手呈胸前抱起的姿态,两腿直立,神情泰然,有一种目空一切的既视感,体现出自信与内在力量的完美结合,这两尊天王像的刻画,含蓄又朴实,特别是人物内心的塑造,是北石窟寺艺术创作的一大特色。

165号窟门口的力士雕像

  从165窟的顶部看向四周,石雕的体块错落有致,整体有力、层次分明清晰,雕刻主题突出,石像之间的关系鲜明紧密,把佛像、菩萨像等石刻与窟顶、窟壁上面的浮雕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互相之间的结合天衣无缝。在窟顶之上有限的壁面中,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佛经中的故事情节。

03

  在陇东地区的石窟文化艺术中,北石窟寺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具体也表现在开凿地的选择上。

  北石窟寺和南石窟寺同为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创建。

  奚康生是北魏的权臣名将,《魏书·列传》载:“康生久为将,及临州尹,多所杀戮。”而又“向信佛道,数舍其居宅以立寺塔。凡历四州,皆有建置”。

  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正月,奚康生出任泾州刺史。在任职的短短的三年内,奚康生几乎动用了全泾州的人力和财力,经过千百名能工巧匠穷年累月的劳动,终于造就了南、北石窟寺这两座佛教艺术的殿堂。

  而泾州也是孝明帝母亲胡太后的家乡,当地的世家大族与皇室的关系十分密切,开凿北石窟寺的奚康生将地址选在此处,很大程度上的因素是为了博取皇室与贵族的欢心,而北石窟寺的开凿,也一度带动了当地的开窟之风。

  隋唐时期,北石窟寺的佛事活动兴盛,诸多信众开窟发愿供养的题记,在北石窟寺中留下很多。即便是到了后期佛教文化衰退的宋代,北石窟寺的盂兰盆会也是十分壮大。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原州彭阳县石窟寺盂兰盆会记》记载,“每岁中元,近寺十社,建盂兰道场,设千佛之供,作乐大会。四方来者,不啻百千众,均施笋脯之饭,以广善因。”

  到了明朝的正德元年(1506年),《重修佛灯记》有记载,安泰等人为七佛殿造灯柱,以迎“七月十五盂兰大会”,可以看出伴随着时代变迁,开窟之风逐渐退却,但是佛教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却早就深入到市井百姓生活中,成为了人们民俗文化活动中的一部分。源 :奔流新闻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