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非遗话浓情 新丝缠角粽——甘肃简牍博物馆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端午节特别活动

6月8日至6月10日,正逢端午佳节以及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简牍博物馆举办了以“非遗话浓情,新丝缠角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将端午节习俗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紧密结合起来,邀请游客梦回千年,共同探索古人端午节的奥秘。接下来我们将一同回顾活动中有哪些精彩瞬间!

本次活动从6月8日开始,6月10日截止,历时3天。到馆游客沉浸式体验了国潮龙舟灯制作、射五毒、手工香囊艾草包制作、五彩编绳制作等项目,此次项目的设置将端午节传统习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结合,吸引了省内外众多游客打卡参与,在亲手制作和直观体验下,不仅是成人,也使小朋友们更清晰的了解到了何为非遗,何为端午节传统习俗,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与好评。

在“国潮龙舟灯制作”活动中,游客们通过一张张精美的卡纸,制作出栩栩如生的龙舟灯。制作龙舟灯,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龙体船形,有头有尾,龙腹点灯具有祝福人们健康的意义,所以简牍博物馆选择了手工制作龙舟的方式使游客们感受这一习俗。此项活动尤其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不仅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也更吸引孩子们去了解龙舟灯背后的故事,使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魂脉”与“根脉”得到了坚守、延续,促使我们中华民族的新生代继续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焕发出时代光辉。

“五彩编绳制作”活动考验的是耐心和技巧,通常需要二人齐心合作,可以完成的又快又好,活动现场参与活动的游客与其同伴,分工明确、气氛热烈。五彩绳具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五根不同颜色的丝线,在游客们的巧妙编织下,紧紧的缠绕为一根更美丽、更完整的手环,也同样象征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同胞们团结在一起,离不开我们每个人不懈的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手工香囊艾草包制作”活动是本次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也是游客参与热度最高的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大家兴致高昂。本次活动过程中勾起了很多老一辈人亲切的回忆,在社会的飞速发展下,香囊逐渐批量化生产,其中缺少了家人的祝福与关爱,简牍博物馆为游客们创造了便利条件,许多游客以家庭为单位踊跃报名参加了本次活动,现场呈现出一片温馨热闹的节日景象,并且获得了众多游客的称赞和好评。

“射五毒”寓意着祛除疾病与邪恶,祈求健康和平安。在活动中游客们屏气凝神,瞄准前方靶子上的五毒,有一发击中的,也有越挫越勇的,现场兴致高昂,而甘肃简牍博物馆也对于“六发五中”的游客们,赠送了精美纪念门票。这不仅是一次民俗体验,更是一次文化传承,通过这样的活动,游客们不仅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更可以在互动中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乐趣与魅力,加强了游客们对于传统民俗的认识和理解,在“玩中学”、“玩中悟”,感受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除了众多活动以外,在学术报告厅内,甘肃简牍博物馆联合哔哩哔哩视频官网纪录片公益放映,涉及了各种不同的文化,涵盖了历史、现实、自然、社会、民族、世界等各个方面。此次纪录片放映活动,旨在更好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甘肃文化的独特历史内涵,同时也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了解甘肃,了解简牍。

本次双节期间,甘肃简牍博物馆游客络绎不绝,每位志愿者的全力协助也是活动能够成功举办的关键因素之一。甘肃简牍博物馆,作为一所承载着简牍深厚历史底蕴的专题博物馆,致力于向国内外所有游客展示和传播简牍文化的魅力,讲述中国历史故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达到这一目标,甘肃简牍博物馆将持续推出更多喜闻乐见、内容丰富的社教活动,大家敬请期待!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