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的傩戏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分布地域广阔,39个民族受到傩文化的影响。能剧与狂言、歌舞伎、人形净琉璃并称为日本四大古典戏剧,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化的精髓。日本能剧的产生与中国的傩戏有着很深的渊源,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精神内核,特别是表演时佩戴的面具,都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但是,两种古老的戏种在发展过程中都遇到了亟待破解的难题,只有我们共商互鉴、运用智慧,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机制,才能真正保护和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扩大和丰富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内涵。
关键词:傩戏;能剧;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202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这一年也被中日两国政府确定为“中日文化体育交流促进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是“搬不走的邻居”,有着2000多年的文化交流史。尤其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两国政府高度共识,始终坚持不断完善保护措施并建立健全发展机制,均取得积极进展。
傩戏与能剧,分别是中日两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关注与相关资料积累,笔者对二者的文化底蕴与历史渊源做了细致梳理,进一步发掘其中的艺术美感,并将近年来傩戏与能剧的理论研究成果与两国在其保护传承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加以比对分析,以期加深读者对这两种戏剧文化的认知,丰富中日友好文化内涵,促进两国人民的文化认同感。
铿锵世界 戏由傩来
自中国商周以来(除元、清),各代君王都会定期举行驱逐疫鬼的仪式。降神时,戴着面具的祭祀者手舞足蹈,念念有词。祭祀中的巫觋舞姿朴拙、庄重威仪,继承着洪荒时代原始祖先对自然的敬畏与虔诚。商周时期,人们把强死鬼称为“禓”和“厉”,把驱赶它们的仪式称之为傩。敦煌卷子伯三五五二号更有“驱傩之法,自昔轩辕”的语句。周礼成为维护宗法统治必不可少的工具,傩事仪轨自然也是极为严格,分为季春“国傩”、仲秋“天子傩”和季冬“大傩”。
古傩舞在西周时期确定为宫廷国礼,到了汉代,宫廷古傩仪式参加队伍日趋庞大,表演内容也逐渐丰富。到了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古傩仪式仍然一直严格遵循着“方相氏模式”,袭承前代、延续传统。时至宋代,这一仪式突然发生了变化,不仅傩祭的神鬼种类和数量大幅增加,而且出现了向戏剧化发展的倾向,增添了世俗娱乐的色彩。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宋代《大傩图》就展现了岁末民间跳踉街市驱傩的场面,更有笑骂作乐的情形,为后世中国各地盛行的傩戏乃至戏曲、曲艺奠定了基础。
傩戏,由古傩舞发展而来,至今依然活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嫩江流域和西南地区,在汉、侗、苗、壮、瑶、彝、土家、布依、仡佬、藏、门巴、蒙古等民族中广为流传。表演者多佩戴代表神灵的面具,部分地区衍生为涂面化妆,肢体动作保持原始遗风,多用锣鼓伴奏、人声帮和,在特定的节庆期间组织起大小不等的队伍进行表演。
在永靖,傩舞戏被称为“七月跳会”,表演剧目约20多个,堪称研究戏剧舞蹈的“活化石”。永靖傩舞戏的剧情和动作都十分简单,保持着粗犷原始的风貌。表演者全都佩戴俗称为“脸子”的面具,表演时有场外伴奏并说唱,但不使用第一人称,只作代述。2007年,永靖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傩文化之乡”称号,傩舞戏进入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倡导并组织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大项目——《中国傩文化集成》,甘肃永靖傩戏成功入选。2008年,甘肃省永靖县傩舞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经历了3000多年的衍变,以傩礼、傩仪为中心,以傩戏、傩舞、傩俗、傩艺为主要标志的古傩文化,已经成为融合多元宗教、民俗文化的复合体。它不断从佛教、道教和其他民间宗教中吸纳各路神灵与历史人物,形成庞大的体系,又以原始文化为基础、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先导、以法术巫术为手段,融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神鬼崇拜、祖先崇拜等内容,在不同地区形成多姿多彩、奇异瑰丽的文化艺术形态。
庙堂大曲 关情幽玄
日本能剧,是日本戏剧的“活化石”,承载着日本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能剧,意为“有情节的艺能”,是一种融合了舞蹈、戏剧、音乐以及诗歌的舞台美学表演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古典舞剧,其主旨在于以抒情的形式表达一种情境。内容多取材于日本传统文学作品,也有相当一部分取材于中国历史故事,表现一种超现实世界,剧情节奏缓慢,唱词类似“和歌”,全程使用古代日语,崇尚“幽玄之美”,有一种祭祀的仪式感,多使用鼓和能管(类似竹笛)加上乐师的吟诵伴奏。演员均为男性,每场只有2至3名演员,服装则是根据数百年前的朝服礼袍制作,色彩艳丽、纹饰独特,舞台陈设极为简单却考究,由正台、后座、地谣座、桥廊四个部分组成,正台是一个类似亭子的正方体建筑物,为主要的表演场地。没有幕,舞台上唯一的背景,就是后座尽头画有一棵松树的板墙,叫作“镜板”,俗称“松壁”,所有的剧目演出都用这个背景。这样的设计自1615年起便已定型。
能剧在日本传统文化艺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读者熟知的渡边淳一小说《失乐园》、东野圭吾小说《回廊亭杀人事件》等文学作品中更是反复出现能剧场景,宫崎骏作品《千与千寻》中众多神灵模样也取材能剧。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首批“人类口述非物质遗产”中,中国昆曲、日本能剧等19项名列其中。
日本能剧与中国傩戏有很着深的渊源,“能”在日语中发音为“のう”,用汉语拼音可以拼写为“nou”,与汉字“傩”发音完全一致。《魏书·倭人传》中记载了日本列岛上的邪马台国种种史实,公元413年开始,大和国的倭五王先后主动与中国交往,更是遣使向东晋朝贡。在此后遣隋、遣唐过程中,古代日本大量学习、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其中有不少学习音乐的“音声生”。因此日本不仅得到了来自中国的乐器、乐谱,还就此开展了研究和解译,傩文化正是在这一时期逐渐传入日本列岛,在当地不断被吸收、演化。这在日本古籍中多有记载。
日本典籍《细沙抄》:“庆云元年(704年)始行大傩。”《续日本纪》:“庆云三年”“是年天下诸国疫疾,百姓亡死众多,始作土牛大傩。”《内襄式》:“十二月大傩”。《西宫记》:“戍刻,王卿以下着座——阳察下部八人给方相飨。”《贞观仪式》卷十:“十二月大傩仪”。《公事根源》下卷:“所谓追傩,是为驱赶年中疫气而设。方相氏,鬼,戴黄金四目之面,形容恐怖,手执戈盾,率领二十名着绀布衣的伥子,回环奔竞于内里中门。庆云二年始设。是年天下百姓疫疠流行,故设。”《类聚国史》:“庆云三年,始作土牛大傩。”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傩文化与民族戏剧学研究专家曲六乙先生认为,日本的能剧是逐渐由中国大傩演变而来的。中国汉代以后,对各种民间杂耍技艺称之为“百戏”,南北朝之后被称为“散乐”,其中的代表作品《大面》(又称《代面》)就是头戴面具表演的歌舞。日本奈良时代(8世纪),中国的“散乐”传入日本,后与日本民俗的“田乐”“白拍子”“曲舞”等相结合,形成“能剧”的雏形。到14世纪初,日本全国出现许多能剧团,受到贵族的赞助巡回在寺庙、神社和节庆场合演出,京都一带出现了四大剧团,其中以“结崎座”剧团势力最大。17世纪后,5个主要流派格局已成。到了江户时代(1603-1868),由于获得幕府的支持,能剧渐渐成为一种官方艺术,作为幕府的专属物被保护起来,除了特殊的场合,平民阶层基本上没有机会观看。
神鬼一堂 假面不假
不论中国傩戏还是日本能剧,都不得不提表演者所佩戴的面具。
中国面具起源于史前。在先人心中,面具充满驱鬼除邪的魔力,更是一种慕强心理的反应和对神灵形象的具体刻画。于是,面具成为宗教祭祀和典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是连接外放情绪与人类本身的纽带。傩戏面具在祭祀或表演中承担重要角色,其造型硬朗、色彩绚烂、形式狂放。傩面具种类繁多,制作材料有药泥纸浆、脱胎纸壳、布壳、皮革、木料、金属等等,而且制作过程中还有很多风俗规矩要严格遵守,不容置疑。
古旧面具与新近制作的面具往往同时使用,大致分为正神、凶神、世俗三类,另有活用与专有面具之分。祭祀开始前,首先要完成诸如鸣炮、擂鼓、上香、宰牲、烧纸、唱请神词等出傩仪式,方可请出傩面具。而后傩舞者佩戴起赋予“神圣使命”的傩面,念念有词,或行或舞,传递着来自天地自然以及神明的讯息。仪式结束后,傩舞者郑重摘下面具,按仪轨交付神庙继续供奉或小心封存,下一次仪式前决不能触碰。
日本的能剧的重要特征就是戴上面具表演,而这一特征和中国傩戏完全一样。
日本能剧中的能面有600多种,主要分为6大类,分别是翁(神社里供人祭祀的对象)、尉(男性老人)、男面、女面、鬼神和怨灵,一般只有主角佩戴。能面用柏木雕刻而成,将常态化表情全部否定,利用多样的造型和独特的风格,把喜怒哀乐混杂在一起,被称之为“中间表情”。能剧表演者认为能面具有独立的灵魂,服装、假发等可以由别人帮助穿戴,而面具则必须由演员自己整理佩戴。每次表演前,演员会秉持着对角色的恭敬,从铺有锦团的木盒中取出,双手握着面具两侧,对着能面的正面说一句:“现在,我要成为你了”。在戴上能面的那一刻,角色的灵魂已注入表演者内心。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通过调整能面的角度和夸张的动作、手势,结合折扇或其他道具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西来东渐 共策发展
日本政府在1950年颁布了《文化财产保护法》,率先发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活态保护的声音,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组织了“民俗文化分布调查”“民俗资料紧急调查”“民谣紧急调查”,举办全国民俗艺能大赛等,充分调动起人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与关注,并积极参与其中,使更多民众成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者和推广者。能剧因而逐渐受到人们的热捧,各流派艺术家更是被赋予“国宝”称号,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保护民族文化的社会责任。
我国对傩文化的重视始于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对各地傩舞开展了一系列调查工作。1988年,中国傩戏学研究会正式成立。从2003年开始,我国政府开始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5年至2009年完成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包括傩文化在内,共收集实物和资料29万件,普查记录20亿字,图片477万张,以及大量视音频资料,整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87万项。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正式公布施行,把抢救性保护放在第一位,建立以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的传承机制,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区域性整体保护,倡导实施生产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工程。
虽然中国的傩戏已经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日本能剧也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传承与保护方面,这两个剧种都面临着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观众群萎缩。傩戏主要流传于我国少数民族发展滞后地区,演出形式、剧目种类有限,部分地区仅有傩舞,没有傩戏,仍停留在简单的社火表演层面。近年来,因为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傩戏已陷入原生态剧种保护与市场开发相抵触的困境。而能剧的传承与发展,而今也未能摆脱少人问津的宿命,其表演中高度抽象化的艺术形式、舒缓的表演和晦涩的台词使日本观众逐渐失去观赏的耐性。
第二,后继乏人。傩戏世代师徒相继、口传心授,虽然政府立法对该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进行保护并予以资助,但传承人老龄化严重、青黄不接等问题仍日益凸显。除此,傩戏还面临着传承人文化水平偏低、收入不高,傩文化对外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原汁原味的傩戏、傩舞演出、傩面具制作技艺均已届后继无人之境地。能剧曾是古时权贵的独享之物,地位极高。但到了明治维新时期(1868-1912),日本全面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国内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传统文化一度失去政府支持,几近失传。被日本人视为国宝级别的能剧,如今全国却仅有1000多人从事与能剧相关的行业,能乐演员协会会员人数持续下降。再者,能剧演员均为男性,多为家族继承制,即便是家中无男的世家,也要通过领养的方式得以继承,因此导致能剧传承的独一性,更加限制了发展。
只有保护好生存的土壤,宝贵的种子才能长出新芽。
为进一步加大两种戏剧的保护、传承力度,中日两国政府均积极努力地发挥着引领和推动作用。其中,日本政府发挥社会团体的力量、结合学校教育,培养文化认同与保护意识等措施,值得我们关注、思考和借鉴。
为了让更多的人走进能乐堂欣赏能剧,领略到能剧的精妙,日本的能剧世家和各个流派也纷纷走下殿堂,走近观众——曾经被誉为“圣地”的神秘舞台,业已逐步向普通大众开放,而且表演者尝试着引导观众参与演出,让观众亲身体验能剧的魅力和能剧所表达的深意。
目前,能剧的传承方式仍以家族传承为主,但日本政府已着力借助教育机构的力量延续该剧种的发展与传承,如在东京艺术大学设立教学科目,并在东京等主要城市成立国立能乐堂,定期举办研修课程等。不仅如此,日本科研机构也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情况,并开展专项跟踪记录与研究。
能剧的传承不仅重视技能的传授,还包括精神层面的传承。为了深入理解能剧,演员还需学习花道、书道、茶道、香道、剑道等,以体会其蕴藏其间的神道及禅宗思想,探寻和追求一种精神境界。能剧演员不仅要具备娴熟的技艺,而且必须始终保持初学时的虔诚恭敬。他们既要领悟能剧的精神境界,还要静下心来全方位学习与技艺相关的待人接物、信仰禁忌、情感伦理等。
日本政府在能剧的发展与传承上给予了大力资助和扶持,加大了该剧种在师徒传承、教育方式、社会关注以及重点宣传等方面的力度,使得能剧这一蕴含日本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在当代重新绽放光彩。
2018年至2020年,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将全国包括傩戏在内的348种地方戏曲进行了充分的展演展示,3年间,关注地方戏曲剧种的保护传承发展成为热点,使地方剧种和戏剧演员走上全国大舞台,更为培养观众群体打下了基础。
傩戏和能剧作为中日两国传统的艺术形态,蕴藏着历史的光辉、文化的价值和艺术的魅力,是人类共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多样性的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平衡发展的必要条件,加强中日两国传统戏剧文化的交流,对丰富和发展世界戏剧文学、戏曲文化、民俗传统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颖,蒲向明等.甘肃傩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著.日本历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王正强.甘肃戏剧史.甘肃:甘肃文化出版社,2016.
[4]左汉卿.日本能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5]潘贵民.中国傩戏与日本能剧比较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C]//蔡凤林.中日民族文化比较研究论丛(第一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6]曲六乙,钱茀.东方傩文化概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451.
[7]刘忠,薛松梅.中国音乐通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8]徐静波.静说日本.北京:华文出版社,2018.
(本文作者为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陈锦,发表于《丝绸之路》杂志2021年第4期)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