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大河向西——甘肃简牍里的武威郡(下)

  文物简介

  1974年出土于甲渠候官遗址。木牍一枚(简号EPT59:582),左侧有残缺。长22.7厘米,宽2.2厘米,厚0.2厘米,松木材质。此牍文字可分四栏,每栏四行,主要记载了由长安向西至张掖郡氐池县沿途所经的县置名称和里程数据。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

  简文大意

   此简名为居延新简《驿置道里簿》,主要记载了从长安经高平、媪围、删丹、屋兰,最终到达张掖郡氐池县的里程。无独有偶,1990年敦煌悬泉置遗址中同样出土了一枚记载从武威郡仓松县到酒泉郡渊泉县的木牍,学界称之为《悬泉里程简》(简号Ⅱ90DXT0214①:130),二者衔接后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从长安到敦煌的路线图,是研究和复原丝绸之路东段交通路线的重要资料。

  阅“牍”延伸

  丝路咽喉—西汉时期的武威郡

  武威郡作为汉代凉州刺史部的治所,其与西汉都城长安和凉州境内其他郡县的往来交流十分频繁。根据目前发掘出土的居延新简《驿置道里簿》与悬泉汉简《里程简》的记载,我们可以清晰认识到西汉时期由长安至武威姑臧的基本路线和沿途所需经过县置驿传的基本情况。

  西汉时从都城长安到凉州武威的道路主要有南北两条:即由长安经安定郡(治高平)至姑臧的北道和由长安经天水(治平襄)至姑臧的南道。其中,北道又被称为“高平道”,南道称之为“陇关道”。李并成先生结合史料、出土汉简与考古发现的二重证据,对汉代丝绸之路东段的交通有详细论证。他认为北道由长安径取西北方向,大体溯泾河河谷而上,经媪围县、居延置、?里、揟次县、小张掖等地后,抵达汉武威郡治姑臧。此道全程长约720公里,约合汉里1730里。南道则由长安沿渭河西行,在宝鸡(虢县)附近溯千水(古称汧水)西北行,越陇关(又名故关、大震关,今陕西陇县西北),复沿渭河西行,经天水(上邽)、陇西(襄武)、临洮(狄道,汉陇西郡治),折而向北,翻过七道梁至兰州(金城),再由兰州渡过黄河北行,越乌鞘岭至武威。

两汉长安至武威交通路线示意图 | 图源复旦大学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

  从史料的记载来看,北道开辟时间较早,当自河西郡县设立伊始便开始通行。北道线路较为顺直,由长安前往姑臧距离最近。但该道沿途自然条件较差,地理景观较荒凉,人烟较稀少,且位置偏北,距匈奴原游牧地较近,道路安全状况恐难尽如人意。南道的开辟利用时间较晚,至少应在汉昭帝开置金城郡以后出现。且南道大多路段沿渭河谷地行进,沿途人烟较稠密,所经城镇较多,安全性比北道更好。但缺点是路途较北道更遥远,取南道由长安至武威长达880公里,合汉2116里,较北道远出160公里,合汉里385里,至少要多出4天的路程,还需翻越陇关和乌鞘岭,道路也比较艰辛。总之,无论是高平道还是陇关道,这些道路的开辟无疑都是两汉时期河西地区与关中地区和西域诸国之间交通往来的重要通道,更是丝绸之路无法分割的一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汉唐时期武威郡长期作为凉州治所,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人文积淀。特别是魏晋时期,中原板荡促使大量世家大族和士人涌入河西,极大地促进了河西地区的民族交流和文化发展,催生哺育了辉煌灿烂的“五凉文化”。陈寅恪先生曾言:“秦凉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北)魏、(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诚然,汉唐时期河西地区之所以能够创造出繁荣发达的文化,就在于其能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宽广博大的胸怀,借鉴吸收各民族的先进文化,从而为自身输入新鲜血液,不断地丰富和自我完善。今天,武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也必将借鉴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好地融入到“一带一路”国家建设中,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节点,能够真正成为中国的“银武威”,成为“一带一路”上闪闪发光的一颗明珠。

   参考文献:

   [1]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

  [2]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3]张德芳主编:《居延新简集释》,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6年。

  [4]高荣、贾小军、濮仲远著:《汉化与胡化:汉唐时期河西的民族融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5]何双全:《汉代西北驿道与传置:甲渠候官、悬泉汉简传置道里簿考述》,《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8年第1期。

  [6]初世宾:《汉简长安至河西的驿道》,《简帛研究》2005年。

  [7]李并成:《汉代河西走廊东段交通路线考》,《敦煌学辑刊》2011年第1期。

  [8]张德芳:《从出土汉简看汉王朝对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经营》,《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

  [9]苏海洋:《西汉长安通姑臧南道交通线路复原研究——以悬泉汉简Ⅴ1611③:39A、B为基础》,《敦煌研究》2021年第1。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