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合集——考古实证下的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


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大地锦绣河山,滋养了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并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由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文物局支持、上海广播电视台倾力打造,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担任学术总顾问,8集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系统追溯中华文明的根基、发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纪录片分《秦汉》《摇篮》《星斗》《古国》《择中》《殷商》《家国》《天下》8集,从迈向一体化的秦汉王朝讲起,进而溯源至旧、新石器时代之交,见证中华大地的先民走向农业定居,组成家庭和社会,建立早期信仰与文化审美,开始五湖四海间的交流,形成区域古国和早期文明,开启夏商周的王朝时代,直至秦汉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伟大历程,交出了一份宏大、深邃又生动的时代文化答卷。

考古发掘 复现古代真实生活场景

百年来,一代代中国考古学家行走于田野,筚路蓝缕,青灯黄卷,用手铲释读历史,带来了丰硕的考古成果。纪录片《何以中国》正是以这些成果为依托,通过实证材料对古代生活场景进行了复现。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中,那间当年最大的方形房屋里,中部是一个火塘,50多岁的男性首领被葬在房屋东北部地面下,他的耳部佩戴着一对玉珏,一雌一雄两只猪置于墓主人身侧。曾几何时,在这间房屋里,他是否与他的族人围坐火塘,熊熊燃烧的篝火照亮了他们狩猎而归的喜悦?

陕西临潼仰韶文化的姜寨遗址,100多座房屋分为五个单元,围绕着近4000平方米的中心广场分布,让每一个居住者都感受到个人与家族、部落的血脉联系。生则共居、死则同葬是那个时代血缘带来的强大凝聚力。

古国时代,一座座城池拔地而起,又随时光掩埋地下,而考古复原了它们往日的荣光。良渚古城、鸡叫城、石家河古城……五千年前那个恢弘的时代,聚落数量快速增加,聚落规模快速扩张。与城市规模扩张相伴的,还有森严的礼制与象征手工文明高度的玉器、陶器文化,它们的发展,造就了广域中国的多元基础,又为王朝中国的延绵发展提供了生态、文化、人口和资源等各方面腾挪的空间。

考古不仅复现了单个遗址,还从更宏观的视角呈现了早期中国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复原文明进程。仰韶文化的彩陶,无疑是新石器时代最为绚烂的繁花之一,藉由成熟旱作农业人群的扩散和流动,庙底沟彩陶的影响向着北抵阴山、东到大海、西达甘青、南至长江的更广阔天地辐射,表明仰韶文化的社会内部和外部均建立起空前紧密的交流网络,呈现出“重瓣花朵式”的中国史前文化格局。

科技赋能 科技考古研究成果的展示呈现

科技被不断用在考古研究中,科技赋予考古的能量越来越大。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前沿技术被引入到考古学的研究和阐释中来,发挥着日益显著的支撑推动作用。这些研究成果也在《何以中国》中反映出来。

古人类遗骸或遗迹中,残存着极其微量的DNA片段,让我们可以直接追索早期人类的遗传信息。付巧妹团队在距今约4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田园洞人的腿骨上成功捕获到测序较完整的基因组序列,与现代人基因特征完全符合,这是中国第一例人类古基因组,也是目前为止获得的东亚最古老的人类基因组。

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米成为植物考古学家研究的对象,通过对小穗轴基盘形态的观察,可以确认有些稻穗已有人工驯化迹象。农业的出现永久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走向。

不同地区锶同位素组成特征也不同,因而锶同位素分析方法可以获得古代人群迁移的直接证据。对良渚遗址炭化稻谷的锶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它们来自良渚城以外的不同地方,在某种程度上佐证了良渚城的中心地位。对殷墟花园庄东地54号墓墓主亚长的牙齿进行锶同位素检测,复原了这位商代部落首领的生命轨迹,亚长的幼年并非在殷墟度过,他所属的长族封地在今河南东南部的鹿邑,毗邻东夷和怀夷,为大邑商守护着东南门户。

冶金考古将二里头青铜器的铜矿原料来源追溯至中条山, 山西绛县西吴壁矿冶遗址仍留存有二里头文化晚期的冶炼遗迹,透过炼炉的残迹和炼渣的堆积,似乎能看到铜矿石在炉中熔化。而以复合范铸造技术为核心的铜容器生产业,与欧亚草原上的锻打铜器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开启了中国独特的以铜礼器为核心的三代文明。

透物见人 在文物里遇见历史中的普通人

一万三千年前的广东英德清蹲踞葬少女的离世为她的族人带来了悲哀和思念,他们将她生前使用的一枚骨针与她一起埋葬在一处凹坑,以这样一种仪式来告别曾经一同生活过的人。在这样的仪式中,人类的情感逐渐有了清晰地表达。

被具象化的史前青年,从黄河中游的灵宝西坡东行探访大汶口,从长江流域的凌家滩北上辽河朝圣,不仅象征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凌家滩文化和红山文化的交流互通,同时也让我们望见那真实历史长河中,一代代勇于探索的先民踏出的坚实脚步,带来了新石器时代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文化交融,为一体化的将来积蓄着力量。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陶塑人头为我们留下了商代祖先的样貌,他或许是为主人殉葬的驭手,或许是向命运索取答案的贞人,或许是顺着江河漂泊的青铜匠人,他凝望着我们,传达着甲骨文也无法言传的一个人平凡的悲欢离合。

湖北安陆城外睡虎地四号墓里的一封家书,让人窥见两千多年前普通秦军士兵黑夫和惊对家人的牵挂。秦始皇陵兵马俑里每一张迥异的面孔,是曾披坚执锐的赳赳雄师,也是曾被生离死别磋磨的血肉躯体。甘肃酒泉肩水金关遗址的黄沙下埋藏着卫国戍边的士兵转的书信,书写了对家中老人及友人的挂念。悬泉置的啬夫宏在书简上为前往敦煌等地服役的戍卒们记录下他们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岁月轮转,岁月已熄,古道上音尘渺绝,那些城邑、道路、边关、堰渠曾见证历史中每一个鲜活的人如何在这片山河湖海间努力经营着自己的一生。他们为社稷家国死生以之,为天下大宁匹夫怀责,慢慢垒就矗立历史长河中的巍巍王朝,构筑了历史的波澜壮阔,滚滚前行。

考古写史 考古实证视角中的家国天下

正如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先生所说:所谓“何以中国”,即用考古实证追寻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持续发展”的历程故事。纪录片从考古学的视角出发,从出土器物中探寻历史中风起云涌的融合,在叙事架构上,立足从中国考古学重建考古中国,讲述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格局的形成、发展过程。

考古实证了二里头遗址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择中观念。玉石璋以二里头都邑为起点,向长江中上游、珠江三角洲一带传播;盉、爵等二里头风格的陶礼器北至燕山以北,南及长江中上游,西达甘肃、青海一带。二里头文化的崛起,使中国这个文化共同体内第一次出现超强的政治文化核心,呈现融合集中的“王朝气象”,确立了中华文明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基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西周何尊铭文出现了最早的以文字书写的“中国”二字。周成王即位后,在周公、召工的辅政下,完成了武王营建洛邑的遗愿。自此后,鼏宅禹迹,宅兹中国,周不再是西土之国,而是位居天下之中的宗主国,周人以“天下”视角,确立了自然地理和政治地理核心。

周人开创了礼乐严明、雍容揖让的政治制度和理念。河南省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中出土的青铜礼器,直观表现了润物无声又普照四方的礼制体系。曾侯乙编钟演奏典雅乐章,错落有致的金石之声正暗喻着秩序整齐的礼制架构。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秦公簋,刻有追述族史的铭文,自述其先祖原本生活在大禹敷布之地。南方的楚人、东方的齐国也同样追溯先祖为黄帝。史墙盘铭文记述周人将始祖后稷与上帝并列,将族史与国史交织,逐渐融入正统华夏的叙事。这种四海一家的文化理念,成为浸润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在周代广袤的大地上,处处皆是文化认同与文化碰撞交相辉映的动人景观。江苏无锡鸿山邱承墩越国墓葬随葬的成套编钟和编磬是越文化接触并融会华夏礼制的写照。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从墓葬建筑、随葬礼器到器物铭文,处处可见到游牧民族对于周人礼制规范的遵循。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特殊的偏洞室墓和随葬的陶器组合是当地戎人的传统,随葬器物丰富的装饰元素充满了异族的张扬之美,而规整连续的排列组合又与重复中体现了华夏文化的律动与秩序,正是秦文化与戎文化共生并存的写照。这些交融与碰撞,迸发了激烈的变革和动荡,最终在秦汉终结了数百年的纷争,延续和实现了周人的家国理想,将华夏九州推入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时代。

纪录片《何以中国》入选中央宣传部“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项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它所呈现的,并非以个体形式展陈于博物馆展柜中的具体文物,而是通过影视化手段再现当时的社会风貌、文化传统,从被摆放、被使用的器物中,去理解那个时代其人、其物、其社会、其文明。

《何以中国》开播以来,大屏累计曝光超7亿人次,纪录片在东方卫视首播时获全国纪录片收视率第一。互联网端传播成绩突出,在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百视TV播出时,位列全部平台的纪录片热播、热搜排行榜之首,用户打分均破9分。其中,优酷站内开分9.8,热度破8000,成为优酷纪录片频道成立以来的最高开分和最高热度。因电视和网络播出的双重佳绩,《何以中国》在仅播出四期时,荣获2023年度纪录片融合传播指数第1名(美兰德指数)。

《何以中国》通过海外电视落地渠道播出,覆盖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等199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海外电视用户。在海外互联网平台播放广受好评,引发海外华人强烈爱国之情和文化自豪感,纪录片国际传播效应凸显。

《何以中国》站在考古学搭起的阶梯上,向璀璨博大的中华文明致敬,向千百代来成就今日之中国的祖先们致敬!

作者:储佩君 来源 :国家文物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