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博物馆文物防震防灾学术研讨会”于6月21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圆满落幕,此次会议由中国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办,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防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彩陶文物保护甘肃省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联合承办。会议聚焦博物馆文物防震防灾领域的最新理论、技术方法以及实践案例,不仅为博物馆文物防震防灾领域的深入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更展示了行业内外对该领域的高度关注与积极参与。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与研究的持续深入,相信博物馆文物防震防灾工作将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和进展,为守护和传承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贡献更大的力量。
现摘编各主题报告内容如下:
1.积石山县博物馆 崔培财:《积石山县博物馆震后文物保护》
积石山县博物馆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甘肃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县。博物馆成立于1998年,馆内收藏了2549件文物,包括国家二级文物24件、三级文物303件。2023年12月18日,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博物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地震发生后,博物馆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撤离到安全地带,随后进入馆内安防室从监控进行排查,确认安全后,进入展厅和库房清点登记受损文物,进行统计上报工作。馆藏彩陶11件文物不同程度损坏,临时展览数件泥塑人物的胳膊、腿脚等部位出现断裂残缺。博物馆采取果断措施排除险情,当天立即闭馆。目前各项维修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博物馆处于闭馆状态。
2.中国国家博物馆雷磊:《地震灾后文物病害调研与风险评估》
以甘肃临夏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为背景,建立在积石山县博物馆受损文物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病害风险评估模型和风险等级标定,对11件彩陶文物进行受灾前后病害风险评估并确定风险等级。经受灾前后综合风险和分项对比,以风险因素原因分析为核心,针对性给出降低风险因素相关措施以及保护修复技术路线建议。
3.甘肃省博物馆刘丹:《博物馆展陈文物防震保护研究——以甘肃省博物馆为例》
以甘肃省博物馆为例,研究了博物馆展陈文物防震保护问题。文章分析了地震对文物的损害,并探讨了博物馆馆舍建筑、展陈中使用的展柜/展台及展陈文物三方面的防震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加强文物的抗震保护和灾后修复工作尤为重要。甘肃省博物馆采用传统防震措施,如胶粘法、降低重心法等,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需要建立“地震波+馆舍+展柜+文物”一体化防震安全性能目标。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甘肃省博物馆采用的全系统防震保护理念,成功保护了展柜内文物安全。1项研究选题获国家文物局《2024年度文物事业调查研究选题》立项。
4.甘肃省博物馆张东:《馆藏可移动文物震后工作导则研究》
我国拥有可移动文物共计1.08亿件(套),同时,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6833家。其中,超过70%的国家一级、二级博物馆位于7度及以上高烈度抗震设防区。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导致的文物损毁和破坏情况日益严重,如何有效应对震后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在馆藏可移动文物震后工作方面尚缺乏统一的工作导则和规范,导致实际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因此,开展关于馆藏可移动文物震后工作导则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文物震后保护水平、促进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报告全面梳理了我国馆藏可移动文物震后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影响馆藏可移动文物震后保护工作的主要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工作导则。同时,还应持续在实践中探索馆藏文物地震风险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建立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应用机制,从而全面提升馆藏文物地震风险管理的水平和应对能力。
5.中国国家博物馆王建平:《文物防震保护——政策与法规》
中国是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文物防震保护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博物馆界及相关行业的重视,但文物防震的理念、技术与实践尚需继续加强,以应对我国部分地区地震频发与严重震灾损失的挑战。本报告从国家法律法规、建筑行业规范规程、博物馆行业规范、文博系统文件等四个方面梳理了国家及建筑业、文物等相关行业关于文物防震保护的政策与法规,以期从制度层面阐释国家、文物主管部门等对我国博物馆文物防震保护工作的指导和引领。
6.中国航空工业规划总院王明珠:《馆藏文物一体化防震保护技术》
地震经大地、馆舍、展藏柜架传递至文物,任何一个介质出现震害风险都会危及文物安全;博物馆文物防震不能忽视防震安全的任何环节。博物馆文物一体化防震技术,一体化防震从五个层面的含义进行阐述,一是研究的背景;二是防震分析理论成果;三是文物防震安全设计方法;四是一体化防震新技术、新措施和新装置;五是集成应用。通过“一体化防震关键技术”的研究,强调博物馆文物防震的整体性,使防震理论更科学、方法更有效,措施更可靠,显著提升博物馆文物的防震安全水平。
7.中国航空工业规划总院张曼生:《防震技术与装备的应用》
首先从不同被保护目标文物类型及不同的应用场景类型,介绍了防震保护设备的类型和其防震保护性能的研究、验证成果,以及其设计、生产、检验和安装应用要求,防震保护设备在文物保护行业的应用现状。其次介绍了栓绑、卡箍、支架等传统防震措施的量化设计、安装实施要求及行业应用现状。
8.上海师范大学黄宝锋:《馆藏浮放文物无损抗震保护研究》
在国内外地震灾害中,馆藏文物发生了大量破坏,对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文物保护是国家和民族文化自信的前提,有必要开展馆藏文物抗震性能研究,确保文物震后无损。以浮放青花瓷瓶为研究对象,它是一种常见的馆藏文物及装饰摆件,在动力作用下,浮放花瓶理论的基础运动模式有4种,即相对静止、相对滑移、摇摆、摇摆伴随滑移。这四种运动模式的产生与浮放非结构构件自身属性(高宽比、重心位置等)、接触面摩擦系数以及地振动特性(波形峰值、频率等)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三维扫描结合离散数值法得到了一浮放花瓶的外形数据,采用慢速推拉的方法测得了花瓶底部与大理石表面间的摩擦系数。选取了4条具有代表意义的波形,即2条天然波和2条人工波开展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花瓶的运动模式与输入加速度峰值和接触面摩擦系数有密切的关系,加速度峰值越高,地震反应越大;并且,在人工波作用下花瓶的地震反应比El Centro波作用下的大。从试验中注意到,花瓶运动时重心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与动摩擦系数相等,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吻合。浮放文物自由摆动周期随碰撞次数改变逐渐衰减;以碰撞为基础的能量消耗模型有着一定的准确性,且碰撞恢复系数与转动惯量相关。探讨了降低重心对浮放文物在楼面波作用下运动的影响,摆动角度峰值与其转动惯量呈反相关,重心降低时,会导致转动惯量减小,同时造成自身高宽比增大,从而表现为运动剧烈程度减小,自身稳定性增加。利用第二代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理念,分别根据裂缝强度、修复作用和摇摆角度定义和生成破坏模式、性能水平和脆弱性曲线。利用单自由度振荡器的振荡响应与细长刚性块的摇摆响应之间的相关性,可计算不同长细刚体的摇摆谱,精确的摇摆谱可以作为地面运动强度的独特测量方法出现。本文针馆藏浮放文物无损抗震保护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9.河南博物院申艾君:《馆藏文物防灾减灾预防性保护工作实践及思考》
报告分为五个部分,首先分别介绍了全国和河南省文物防灾减灾工作情况,然后重点介绍了河南博物院预防性保护工作开展情况(重点介绍了文物保存环境系统建设情况),以及文物防灾减灾工作实践情况(汛期文物健康巡检工作),最后结合实际工作对馆藏文物防灾减灾及预防性保护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深度思考,有利于今后防灾减灾预防性保护工作更好地开展。
10.中山大学胡秀:《同震震害类型及其对古代聚落的影响——以郑州双槐树遗址为例》
突发性的地震灾害往往是促使古代聚落或城市废弃的重要因素。如土耳其萨戈拉索斯城市和以色列乌姆-埃尔-卡纳蒂尔城市的废弃都受到破坏性地震的影响。这里以郑州双槐树遗址史前地震事件为例,介绍同震震害类型如液化扰曲、同震滑坡、居址建筑倒塌和废弃和墙壁倾倒,并以此为依据评估古地震事件对“河洛古国”兴衰演化的影响。
11.甘肃省博物馆魏岳:《馆藏文物防震技术现状研究》
报告简述了博物馆文物防震保护的常见技术手段。对传统加固方式的科学化研究和机械隔震装置的原理,类型及发展进行了梳理。从文献分析的角度整理了近年来馆藏文物防震的研究重点,学科领域及课题类型。对研究的趋势做了的分析和预测。 来源 :甘肃省博物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