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山东大学与甘肃简牍博物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0月17日上午,山东大学与甘肃简牍博物馆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前,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会见了甘肃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于柱一行。校党委副书记李向阳参加会见并出席签约仪式。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帅参加会见。

双方会见

任友群在会见中对陈于柱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山东大学考古学科历史悠久,力量雄厚,人才辈出,甘肃省文物资源丰富,双方合作前景广阔,希望未来不断加强文物资源交流与共享,在红色文化资源、简牍资源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交流,推动齐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工作迈向新的台阶。陈于柱表示,甘肃省文化瑰宝璀璨夺目,简牍作为甘肃省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山东大学与甘肃简牍博物馆在人才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和互补性,开展战略合作意义深远。希望双方以此次合作契机,加强资源整合,聚焦高质量发展,探索馆校合作新模式,为推动两地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签约仪式现场

会见结束后,山东大学历史学院与考古学院党委书记刘军主持签约仪式。仪式上,考古学院院长、博物馆馆长王芬从相关学科情况、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成就等方面对山东大学博物馆进行了详细介绍。山东大学博物馆作为全国知名的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之一,是济南市乃至全国的文化瑰宝。“山东大学考古学科以田野考古为根基,以聚落考古为引领,以科技考古为支撑,在各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色,此次与甘肃省的合作是将我馆相关数据分析等领域纳入“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研究背景中的重要契机,同时也为更广领域的省际交流合作开拓了光明前景。”王芬说。

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对山东大学给予甘肃简牍博物馆的高度肯定表示衷心感谢,并围绕馆藏情况、整理研究、基本陈列等方面对甘肃简牍博物馆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说,简牍是纸张发明以前中国文字最主要的典籍形制,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合作是双方在更高层面、更深程度上开展务实合作的重要开端,他期望双方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资源共享,积极寻求协同发展模式,尤其加强学术研究领域的资源交流和共享,合力推动简牍保护传承利用和科研水平高质量发展。

李向阳在致辞中说,山东大学建校123年来,扎根齐鲁大地,深受齐风鲁韵的滋养,弘扬“文史见长”传统,持续走在全国高校考古学科的第一方阵。甘肃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简牍是悠久文化的历史见证和维系民族精神的文化根脉,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故事,为陇原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山东大学和甘肃简牍博物馆各有深厚的积淀,将发挥好学科优势和馆藏资源优势,落实好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的重要的讲话精神,深化合作、并肩奋斗,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贡献力量。

陈于柱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在甘肃考察时反复叮嘱“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甘肃简牍博物馆是全国汉简藏量最大的专题性博物馆,所收藏的5万多枚简牍文物内容浩繁、体系完整、影响深远,既是汉晋时期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佐证。双方的务实合作,不仅是文化与教育携手发展的样板,也是齐鲁文化与简牍文化深度融合的典范,希望甘肃简牍博物馆与山东大学以此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新的契机,同心协力、同题共答,共同绘就甘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携手发展新篇章。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本着“加强合作、优势互补、着眼长远、互利共赢”的原则,在课题规划,人才培养,馆藏文物修复保护、整理研究,学术研究,馆际交流等方面,通过友好合作,共建共享,促进博物馆与高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与传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此次双方合作既是落实鲁甘协作推进文旅发展合作的要求,也是深化山东大学与甘肃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共识。对于推动两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和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院副院长侯滢,历史学院院长代国玺,文学院副院长王辉,博物馆副馆长杨海燕,甘肃省文物局干部刘春艳,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徐睿,整理研究部主任肖从礼,科技保护部主任常燕娜等参加了以上活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