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揣着忐忑与好奇来到敦煌,从起初面对游客的拘谨、不安,到后来能够自信地为他们讲述洞窟背后的故事,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这份成就感与喜悦,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这是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本科一年级学生袁鸣键的感受。
“作为一名工科生,这段文化守望者的经历,将激励我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注重聚焦学科交叉融合,不断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贡献力量。”这是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本科四年级学生王博岳的总结。
他们都是第五期“敦煌文化守望者”志愿者特派计划的成员,7月28日刚刚结束为期一个月的文化守望之旅。
作为全世界少有的符合六项世界文化遗产评定标准的遗产地,敦煌莫高窟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也激发了一批高校青年学子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
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与敦煌研究院联合发起“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通过专业化培训实现莫高窟需求与文化志愿者能力的匹配,进而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与创新。该计划实施至今,先后获得“上海年度十佳公益项目”称号,入选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典型案例、2023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今年5月,第五期“敦煌文化守望者”志愿者特派计划招募通知发布,再一次吸引了许多青年学子报名。敦煌研究院组织专家团队开课,让同学们初步构筑对莫高窟的认识框架,熟悉掌握石窟知识、专业名词及讲解词,继而通过实地培训,让他们亲身体验莫高窟的壮丽与神秘。经过筛选考核,最终,来自上海交通大学12个学院以及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学院等上海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成员单位的20名学生脱颖而出,组成第五期“敦煌文化守望者”志愿服务团队,在这个暑假踏上了传播敦煌文化的征程。
一个月里,守望者们成了莫高窟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他们穿戴着自主设计的文化衫、工作包、工作证等,不畏沙尘、不惧风雨,坚守岗位,志愿讲解服务达1600小时,将知识特长与敦煌文化相结合,以创新的方式讲解洞窟壁画艺术与传奇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更多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与参与。
上海交通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周琳琰说,经过多年培育,“敦煌文化守望者”志愿者特派计划已成为学校“文化育人样板”。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在结营仪式上说,五期项目共培育了70名“文化守望者”,希望青年学生通过志愿讲解服务增强文化自信,让文化的活水滋养心灵;希望继续加强合作,发挥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优势对文化弘扬保护的促进作用,共同传播好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守望者”为游客讲解服务。受访者供图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