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有序的早餐摊点、功能完善的公厕、日趋优化的共享单车管理……城市“颜值”高了,人气旺了,市民满意度和幸福感显著提升,这是兰州城市管理取得的显著成效。近年来,兰州市从城市管理细节处着眼,突出精细智慧,破解城市治理“顽疾”,持续优化市容环境,全力构建“大城管”格局,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早餐摊点实行标准化、精细化、长效化管理
“以前是9点半收摊,现在延长到了10点,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6月5日上午9时,在张掖路步行街的早餐经营者刘艳丽说,城管部门将早餐摊点的经营时间增加了半小时,“时间延长很重要,现在我们每天的收入都在三、四百元左右。”看到,十余个早餐摊点周边,环境卫生整洁有序,每个摊点都铺设防油布,垃圾桶、液化气罐、灭火器、消毒液等物品整齐地摆放在一旁。据兰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市容景观管理科科长李成瑛介绍,目前,全市主城区共有早餐摊点1148个,在管理中坚持即定点、定时、定标的“三定”要求,即按照道路交通实际状况、人流量密度、群众需求等因素,确定数量和位置;严格明确经营时间,为早上6时至10时;落实《兰州市占道早餐摊点设置及管理规范》中早餐餐车车体、摆放秩序、从业人员卫生、等7个方面规范标准,加强早餐摊点标准化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我们还在探索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早餐摊点日常管理,比如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摊点信息、通过小程序进行投诉等,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李成瑛说。
公共厕所优化设施、强化服务,市民满意度不断提升
着眼于便民利民,持续推进的“厕所革命”取得显著的社会效果,一大批功能齐全、干净整洁的公厕亮相街头。在繁华的张掖路,“水立方”风格的网红公厕增设的第三卫生间和免费纸巾、烘手机等人性化服务令人倍感贴心。据介绍,该公厕和高铁、飞机一样,采用真空集便系统,非常方便、干净,没有异味的产生。“目前,兰州有很多这样的网红公厕,都是根据周边环境,按照‘一厕一景’的原则进行设计的。”兰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环卫科副科长王霞介绍,在管理方面,2018年启动的公厕云平台目前已将1406座公厕纳入其中,市民通过手机平台就可以随时随地就近找到公厕,加上分布在市区各主次干道两侧的800余副公厕导向指示牌,有效缓解了“厕难找”问题。同时,通过改扩建的方式,健全公厕的无障碍设施,增设第三卫生间、高低式洗手台,提供洗手液或肥皂、热水、免费纸巾,调整男女厕位比例……一系列人性化的内置布局措施,彻底解决了过去公厕厕位不足、男女厕位比例不合理、特殊人群如厕不便等难题。“对晚间有一定人流的区域、公厕代替居家卫生间的居住区,公厕都实行24小时开放。”王霞说。
共享单车停放管理,实现秩序井然、干净整洁的良好局面
今年以来,兰州还发力规范共享单车停放秩序,通过标注“色号”,设置“电子围栏”等方式,整治乱停、乱放等行为,共享单车停放秩序有了很大改观。“目前,兰州市城关区已针对摩拜、哈啰、青桔等品牌共享单车,划定了4500个停放区域,根据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品牌。”兰州市城关区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张鑫说。据了解,在共享单车停放管理方面,兰州市首创了环卫工人参与摆放共享单车的“环卫工人+共享单车”新做法,创新实行了使用电子围栏+蓝牙道钉技术的“定点技术+共享单车”精确管控,将定点取车、定点还车的“电子围栏+蓝牙道钉”技术应用于共享单车停放管理,不仅可以引导骑行的用户将单车停放至手机APP地图中标示的‘ P ’点,而且可以及时提示运维人员处理“P”点超量停放的单车,从而实现更有效更精准的停放管控。兰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执法科科长王纲介绍说,目前,兰州市在城区主次干道、商业中心、广场、学校、医院周边等重点区域已划定6000多个单车停放点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