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甘肃人注意!55种药品降价了,最高降幅95%

11月15日起,第三批55种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药品,在甘肃省落地实施,中选药品将执行最新的销售价格,最高降幅达95%。

1.jpg

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采取招采合一、量价挂钩、以量换价的方式与药品生产企业进行谈判,来达到降低药品价格,使药品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来减轻患者医药负担。

从2019年4月开始,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目前实现全国扩围,一共组织了三批4轮,甘肃省分别在2019年12月20日、2020年4月24日以及2020年11月15日相继落地实施。

2.jpg

此次,第三批集中采购药品品种范围广,覆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为历次国家集采中数量最多的一次,价格降幅大。

3.jpg

据甘肃省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和招标采购处处长肖彬介绍,第三批55个国家集采的药品,中选的价格与集采前最低的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达到了53%,最高降幅达到95%,预计55个中选药品首年的采购费用将从1.9亿元,降至0.4亿元,节约资金1.5亿元左右。同时,也积极引导非中选企业主动降价,截至到目前,一共有251个非中选药品申请了降价,平均降价幅度超过了30%。

4.jpg

第三批带量采购药品政策落地后,以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药、降糖的二甲双胍缓释片为例,原价格是每片0.51元,此次降价后,每片0.08元,按每天两片的服用量,原来每年费用360元左右,现在每年费用降到58.4元。以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代文”为例,原来80毫克7粒,价格34.27元,目前80毫克36粒,价格仅为8.63元,按一天一片的用量来计算,原来每年花费1700元左右,现在费用仅为100元左右。

5.jpg

据悉,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在药品原辅料、生产工艺、疗效等方面都有严格标准,入围资格是以通过一致性评价为质量托底要求。目前,第三方评估显示,中选药品替代非中选药品后,药品的质量和疗效都被临床医生和患者普遍认可和接受。同时,还将继续严守质量关。加强对中选药品的质量监管,药品选中后,将强化监督和检查药品,加大抽检频次,加强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监管,确保中选药品降价不降质,让老百姓用上质量和疗效都放心的药品。建立了企业的库存和停产报告制度,来确保企业足量、按质的保障药品供应。

目前,甘肃省患者可前往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和军队医疗机构购买三批共112个中选药品。此外,集中带量采购的药品只是降低了价格,并不影响患者本人的医保待遇,报销比例与现行医保政策相同。来源丨甘肃交通广播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