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庆“两会”召开,绘文旅画卷

冬雪兆祥瑞,甘肃开盛会。经历极不平凡的2020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的2021年,举国上下“惟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惟愿和顺致祥、幸福美满!”适逢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和政协甘肃省十二届四次会议隆重召开,2600万陇原儿女期盼切切、期待满满!甘肃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在热烈祝贺全省“两会”召开的同时,展开一幅反映秀美陇原、规划“如意甘肃”的文化旅游画卷,敬请来自全省各地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赐教指导,共商甘肃文化旅游业发展大计。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images_20171123_18b9282e3f4b42c0b69c2faf4588f8a9.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 - 副本.jpg

04202147ng54.jpg

呈现篇:文化的分量很重,旅游的流量激增

一年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吸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真知灼见(其中去年及时高质量办结甘肃省人大建议20件、甘肃省政协提案53件),统筹疫情防控和文化事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推动文化旅游市场在全国率先复苏,全省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文化旅游产业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画像甘肃。如今的“如意甘肃”,画风很纯粹,画面很唯美,近者悦、远者来,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一是知名景区数量质量双提升。张掖丹霞和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官鹅沟通过创5A的景观质量评审。当前,全省国家5A级旅游景区增至6个、4A级旅游景区增至107个、2个市县(区)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新评定省级旅游度假区4个,3条红色旅游线路入选全国10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二是乡村旅游成就生态美、农民富。全省累计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10个、乡村旅游专业村1053个、田园综合体10个,分别建成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家、91家和13家,推出60 多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累计带动55.46万人脱贫。三是文化旅游大项目助力首位产业提质增效。组织召开全省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推进会,成立甘肃文旅企业家俱乐部,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等项目加快建设,为发展绿色经济夯实了生态底子,为建设文化旅游强省奠定了产业基础。

文润陇原。自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视察甘肃并在敦煌研究院发表重要讲话后,甘肃省文化旅游系统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进一步深挖甘肃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文化制高点”。一是文物保护成果丰硕。全省文物考古工作取得新突破;以敦煌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始祖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为重点的六大文化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建成全国唯一的文物保护多场耦合实验室;陕甘宁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为讲好具有甘肃特色的中国故事强根固本。二是文化保护传承屡获殊荣。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甘肃成为长征、长城、黄河文化公园建设重点省份。三是文艺创作精品迭出。舞剧《彩虹之路》入围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终评,同时成为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百年百部”创作计划重点扶持作品;“春绿陇原·黄河之滨”系列惠民演出活动唱响“黄河之滨也很美”的城市名片,成为甘肃文化惠民演出的新品牌;“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活动,让广大群众在享受非遗文化中陶冶心灵之美、赓续文明之光。

名播四方。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胸怀家国情怀,主动融入国家“双循环”大战略;甘当“店小二”,不断创新甘肃文化旅游推广营销模式。通过“走出去、引进来”营销,使甘肃文化旅游享誉中外、名播四方。一是“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专列”广结穷亲,美丽战贫困。在文化和旅游部支持下,与“三区三州”相关周边省市县联合打造4条跨省旅游大环线,串点连线带动甘肃省“两州一县”发展乡村游,有力提升了甘肃乡村旅游知名度,带动了农民增收。二是“丰收了·游甘肃”活动礼赞丰收,诚邀六亿农民。积极响应“中国农民丰收节”,以旅游惠民的甘肃方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致敬全国农民,礼赞农业丰收,该活动荣获2020年度中国旅游影响力品牌案例。三是“环西部火车游”联袂九省“朋友圈”,助力双循环。联合西部省份文化旅游部门和中铁兰州局,以“陆上邮轮”的模式联通“陆丝”“海丝”,着力把甘肃打造成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连接点。四是“一会一节”深化文化旅游融合,打响甘肃文化旅游主题品牌。成功举办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行节,被文化和旅游部赞誉为文化旅游融合的典范,“交响丝路·如意甘肃”主题形象品牌得到全面推广。

数你最美。数字最能说明问题。2020年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来甘游客涨幅位列全国第一,全省共接待游客2.13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55亿元,旅游市场接待规模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57%和54.3%,在保住文化旅游市场基本面的同时完成了甘肃“十三五”文化和旅游发展目标。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3.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995亿元,分别较“十二五”时期增长153%和183%,两项指标年均增长率均为24%以上;全省新改建图书馆30个、文化馆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38个,99%的行政村、92%的社区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文化建设成绩斐然。

23085242h8pk.jpg

29112451vhkq.jpg

规划篇:目标锁定千亿级,纲举目张开新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甘肃文化旅游方兴未艾,“十四五”是甘肃省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的关键五年,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在此开局之年,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两会”精神,对标省委省政府把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培育成“千亿级产业”的目标要求,切实编制好“十四五”发展规划,谋划好今年重点工作,强势有序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做到纲举目张。“十四五”时期,甘肃文化旅游业发展将紧扣建设文化强国大局和建设文化旅游强省定位,落实文化和旅游部“一个工程、七个体系”战略任务,尽快编制出台全省“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搭建起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面向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四梁八柱”:加快构建“一点引领、三圈拓展、四带示范,全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和产业布局。“一点引领”就是以打造“一带一路”文化制高点为目标;“三圈拓展”就是打造以敦煌为核心的“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以兰州为中心的“中国黄河之都”都市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圈、以天水为中心的“陇东南始祖文化旅游经济圈”;“四带示范”是着力打造丝绸之路、黄河、长城和长征甘肃段四个文化旅游示范带。今后五年,将以此为工作纲领,推动全省文化旅游业攻坚克难,再创佳绩。

谋划优质产品。围绕兴文化,着力打造“一带一路”文化制高点和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样板,开展“建党百年、扎根人民”文艺展演系列活动,讲好具有甘肃特色的中国故事,谱写文化强国建设甘肃篇章;围绕美生态,着力打造国家公园生态旅游新模式,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然风景线和文化旅游廊道,努力促成绿色消费和健康生活方式;围绕富人民,着力打造一批富有甘肃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做优一批西部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努力提升甘肃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富民兴陇强化文化旅游支撑。

实施倍增计划。根据“十四五”规划,制定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发展倍增计划。具体是:参照 2019 年全省文化旅游综合收入3000亿元,年平均增长15%,到2025年,全省文化旅游综合收入达到6000亿元以上,实现倍增目标。2019年文化旅游康养综合收入390 亿元,年平均增长15%,到2025年,全省文化旅游康养综合收入预计达到780亿元以上,实现倍增目标。

确定重点项目。“十四五”期间,全省重点提升拓展10个文化旅游康养园区(基地);创新开发50个文化旅游康养小镇;投资建设200个文化旅游康养产业示范引领项目;引导培育100个文化旅游康养新业态;开发升级100种以上文化旅游康养品牌产品;包装打造200种以上“甘肃文化旅游康养特色商品”;发展壮大100个文化旅游康养企业。

2.jpg

QQ截图20210126104534.jpg

奋斗篇:征途漫漫惟奋斗,文化旅游铁军再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号召,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

从讲政治的高度抓落实。引导全省文化旅游系统广大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时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心系“国之大者”,始终把文化旅游工作置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全省绿色发展崛起发展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全力建设文化旅游强省。

大兴“定了就干,马上就办”作风。加强文化旅游系统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文化旅游系统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既要学好省情“公共课”,又要精通岗位“专业课”,努力成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家里手。聚焦“打造文化旅游铁军,建设模范部门”,树立一流工作标准,激发昂扬向上斗志,切实让“定了就干、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在全系统蔚然成风。

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十四五”时期,诗与远方,尽在文化旅游;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战略,文化旅游更不会缺席。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的战鼓已擂动,号角已吹响,文化旅游大有可为,文化旅游队伍必有作为。正如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卫中所言,甘肃文化旅游人将继续秉持家国情怀,着力突出建党百年主线,抓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点工作,以大格局、大视野、大担当、大手笔推动全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以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的新作为、新业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