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红的辣子、翠绿的葱花、嫩黄的洋芋泥……一碗洋芋搅团刚端上桌,食客们就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虽说有人被辣子呛得咳嗽连连、眼泪直流,但搅团嫩滑的口感,依然诱惑着一拨又一拨食客前来,品尝这一碗美味。
陇南坐落在甘肃的南部,由于这里的土质呈碱性,非常适合土豆的种植和生长,所以一颗小小的土豆便成了世世代代武都人最喜爱的食物。而用土豆所做成的洋芋搅团,以前是农民们换顿儿的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已然成为当地最有名的小吃。
“要想搅团好,少不了三百六十搅。”成为一碗搅团之前,洋芋要经历一条“千锤百炼”之路。陇南的洋芋搅团得经过洗、煮、剥、晾、打、调等六七道工序才能制作而成。煮洋芋看似简单,但并非煮熟而已,煮这个过程直接影响到搅团的口感,其中有不少学问。比如煮时水要适中,水太少洋芋会焦,水太多则会把洋芋煮成“水包子”而少了面气;比如火候也要把握好,刚开始要用大火,等洋芋六七分熟了,复用慢火煮。煮熟的洋芋,要趁热剥皮,晾于案板,快凉未凉之际,也就是尚有余温时再开始打。
打,得有两样基本的工具:石臼和木槌;也得有两个人,一个把晾好的洋芋往石臼里放,另一个手执木槌反复击打。打洋芋是个费时费力的活,一窝搅团往往得几个人换着打,但都得懂轻重缓急之别。那么,一窝洋芋什么时候会打好呢?一提木槌,不粘石臼,石臼内不剩一丝残渣,可以整个提起来的话,就说明好了。
洋芋搅团的吃法也有凉吃和热吃之分。凉吃,是以葱花或蒜苗炝少量酸汤,在汤中加入盐巴、蒜泥、油泼辣子和切碎炒好的青菜,搅匀,用蘸了水的切面刀将搅团切成核桃大小的小块入汤,搅拌至蘸足汤汁,吃起来香辣可口,荡气回肠;热吃,是以口味之不同,先做好汤,再将切成小块的搅团切入汤,烧开吃——这种烧法,绵软温热,宜老人小孩。
因为有了一日三餐,生活才有了味道。一碗搅团,在于味道,更是情感。归家的游子,在一碗妈妈亲手做的洋芋搅团里,让“家”的味道在舌尖徐徐化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