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教育整顿工作总体要求,为进一步从源头预防和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把好交通安全源头教育第一关,全面做好春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切实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安全文明出行意识,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提前研究、提早部署,主动应变、精准施策,着眼于全市春季开学季、外出踏青人员增多等交通管理实际,紧紧围绕“减量控大”事故预防工作和“一盔一带”交通安全守护行动,全方位开展交通宣传活动,全力以赴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群众安全出行。
巩固阵地优势强化氛围营造
充分发挥路面执勤点直接面对面接触群众最多这一宣传阵地作用,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与路面执勤紧密结合,积极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组织警力深入市区主要路段开展宣传活动,通过摆放宣传展板、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使辖区群众进一步认识到“三超一疲劳”、“酒驾”等违法行为的危害和后果,形成互相督促、互相纠正的良好氛围。
突出重点群体营造良好氛围
将中小学生做为重点群体进行教育宣传,持续开展开学季“交通安全进校园”工作,讲好“安全第一课”。带动学校师生和家长共同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并向全市老师和家长发出倡议,带头学习交通法规,做好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护能力,言传身教带动学生提升安全意识,抵制交通违法。
通过重点对象群发短信平台和微信群向“两客一危一货”司乘人员和管理干部发送“点对点”信息,及时推送春季安全行车提示,适时发布路况和天气等信息,切实做好动态提示宣传。同时,持续开展“进企业”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要求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安全内部培训,严格管理车辆及驾驶人,强化源头管控。近期对全市1万余名出租车驾驶员和2000余名货运车驾驶员、5000余名快递外卖“小哥”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全覆盖,为他们配上“交通安全大餐”。
突出农村地区扩大影响范围
农村地区是事故隐患集中区域,也是事故预防的重中之重。各大队宣传部门从提高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入手,狠抓进村入户交通安全宣传,利用农村大喇叭经常性讲解安全出行常识和行车注意事项,利用两站两员将公路沿线的乡村劝导站打造成新型宣传阵地,阻止现发交通违法行为,利用乡镇集市将本地事故案例制做成宣传展板,在集市轮流摆放,突出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从长远破解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薄弱难题。
强化路面执法 提升宣教效果
立足日常交管工作实际,根据各辖区交通违法的特点规律,充分利用民警开展路面执法执勤、现场处理或纠正交通违法之机,坚持处理和教育两不误,在严查严处各类重点违法行为的同时,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讲解规范驾驶操作等,提醒违法驾驶人自觉抵制交通陋习,切实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做到安全驾驶、文明出行,警民携手共同创造安全、畅通、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注重以案说法 提升守法意识
民警以发生在身边的事故案例,深入分析事故原因,警示教育群众交通事故对家庭带来的危害,提醒驾驶人认真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常识,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有效从源头上预防事故,全面构筑辖区道路交通安全防线。
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不断扩大宣传效应
通过新媒体平台曝光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广泛推送典型事故案例、制作发布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片,提醒驾驶人自觉抵制交通陋习,做到安全驾驶、文明出行,力求从源头上筑牢事故预防之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