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陇原老兵的故事——雷寿源:用抗美援朝精神激励下一代

4月14日,金昌市“老兵永远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第一站来到了金川区金芝里社区退伍军人雷寿源家中。

今年87岁的雷寿源精神矍铄,听说记者来采访抗美援朝的故事,顿时情绪高涨,打开了话匣子。随着雷寿源的讲述,一段炮火纷飞的往事扑面而来。

1950年,16岁的雷寿源刚考入当时的川西军区卫校,朝鲜战争就爆发了。他响应号召应征入伍,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80师,成为了一名卫生兵,跟随部队赴朝参战。

“白天,敌人的飞机四处轰炸,我们就隐蔽在树林里。晚上行军,敌人照明弹一个接一个,一旦发现我们,机枪就像雨点一样扫来。我们一边躲避,一边奔跑。”雷寿源说,部队走了一个月才到达目的地。

战斗打响后,雷寿源的主要工作是到前线救护伤兵,并根据战士受伤状况做好标记后送往卫生站。“救治伤员时,我们先救受伤的,再管牺牲的;先救我方人员,有时也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救治敌方伤员。”

在入朝作战的两年零五个月时间里,雷寿源和战友们每天都要经受敌机轰炸和军用物资短缺等严峻考验。“在战场上,即使有粮食也很难生火做饭,怕做饭产生的烟和火引来敌人空袭。”他告诉记者,当时战况紧急,无论白天黑夜,炮火声一响,就得立刻冲上战场。非常饿的时候就抓一把炒面塞在嘴里。在滴水成冰的冬季,炒面和雪就是战士们的三餐。回忆那段岁月,雷寿源眼眶湿润,“刚开始我很害怕,等真正到了战场,反而不知道害怕了,只想着尽可能多地救治伤员。”

“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保家卫国,能活着就是莫大的福气。”枪林弹雨中,雷寿源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56年,雷寿源转业分配到兰州探矿机械厂工作,后又调入金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当主管药剂师,于1995年退休。

退休后,雷寿源时刻关注着国家大事,他从电视新闻中得知,当前我们党正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他说:“我觉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非常有必要,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我希望抗美援朝精神能激励年轻人,让他们从中汲取奋斗的力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