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好10件为民实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成功之道。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安排部署,通过学百年党史进一步站稳人民立场,通过庆百年华诞进一步推动人民事业,坚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文化旅游使命担当,创新文化旅游为民举措,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以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的实际行动,奋力开创新时代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局面。

一、“建党百年·春绿陇原”文艺展演精彩纷呈。自3月12日“建党百年·春绿陇原”百部百场文艺展演启动以来,创排展演儿童剧《大豆谣》、音乐剧《达玛花开》、话剧《八步沙》等一批展现优秀共产党员的原创舞台艺术作品,共开展288场次文艺展演展播,吸引现场观众37.7万人次,网络直播访问流量累计达到2780万人次,充分展现了全省舞台艺术创作的最新成果,既为陇原各族群众奉上一场场精美绝伦的文化盛宴,也让红色艺术展演成为生动的党史教育课堂,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二、红色文化旅游助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坚持让甘肃省红色资源成为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充分挖潜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传承庚续“甘肃红色记忆”,创新推动“长征+”文化旅游资源一体化建设,甘肃省“红军会师·征途在前”等3条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联合省广电总台推出“如意甘肃红色之旅”特别节目,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和携程集团共同开行“三区三州”红色旅游专列,发布推广6大主题20条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举办红色文创产品展示,召开全省红色旅游工作座谈会,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着力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的文化旅游特色品牌。

三、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全省开展“追寻红色足迹逐梦砥砺前行”红色经典诵读比赛、“舞动陇原”广场舞展演和“唱响新时代”群众大合唱等“陇原儿女心向党”系列活动,累计组织各级各类活动2000余场次,8万多名群众直接参加,通过各种形式观演群众数量达到2000多万人次。建成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1228个,开展“戏曲进乡村”演出活动5800余场次,各级公共图书馆到馆17.48万人次,文化馆到馆8.33万人次,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四、文博系统主题展览不断推陈出新。举办“展示党在甘肃发展百年历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讲述、网上重走甘肃长征路直播、“千年石窟·百年奋进”和庆“六一”主题社教等重大文博展览活动。联动全省150家文博单位,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大时节,开展流动博物馆“五进”、文博知识讲座和博物馆研学等活动累计达到1200余项,充分发挥了文博展演传播知识、解读文化、弘扬精神、滋养人心的积极作用。

五、创新实践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民共享。深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下达2700余万元全力保障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在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上传发布2000余个非遗展示作品,点击播放量累计达到1200余万次,其中景泰滚灯宣传视频在微博“2021我最喜欢的#非遗过大年#十大视频”评选活动中获得第七名的优异成绩。与腾讯公司联合建设非遗大数据平台,会同兰州文理学院拍摄制作《甘肃非遗》形象宣传片。举办甘肃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产品展示展销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等重大活动,持续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和传播普及力度。

六、乡村旅游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为民谋福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始终是文化和旅游系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联合新华社组织“相约陇原促振兴·富了口袋富脑袋”——《中国·甘肃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2020)》发布暨2021年全省乡村旅游市场启动活动,以“万车游陇南”为首发式,发布39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相约省内外企业家组织旅行团队、自驾游群体畅游陇原大地,以率先启动乡村旅游预热文旅市场旺季。举办全省民宿主人培训,着力夯实乡村旅游管理经营人才队伍基础。“五一”期间,甘肃乡村旅游迎来爆发式出游高峰,游客接待量达965万人次,占到同期全省旅游总人次的一半,实现乡村旅游收入约29亿元,有力促进了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七、招大引强项目带动夯实文旅产业融合基础。举办以“促进行业融合发展,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的2021丝绸之路旅游营销大会。制定全省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发展倍增计划,建立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发展任务清单。制作文化旅游产业一本账,储备1526个建设项目,摸清了5140家文化旅游企业底数。启动实施世界银行贷款2.6亿美元支持甘肃9个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实施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投融资促进行动,积极支持各类融资担保公司为文化旅游行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支持。协调奥地利政府批准贷款2500万欧元支持甘肃建设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中心。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等一批文化旅游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八、优质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针对文化和旅游市场新需求,整合全省各市州优质资源和特色产品线路,推出寻根探源、健康养生等9大主题文化旅游产品和26条精品线路。与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联合录制推出“不负人间四月天·如意甘肃邀您来”主题宣传推广系列活动,在浙江、江苏、湖北等地举办“畅游交响丝路·启航如意甘肃”文化旅游推介营销系列活动,协调浙江长龙航空有限公司新增“杭州—恩施—兰州”“南京—延安—兰州”等全新优质航线,不断推进全省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升级。

九、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文化旅游市场活力。按照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标准,认领、编制完成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及清单73项,做到目录“应领尽领”、清单“应编尽编”、事项“应上尽上”。全力打通数据壁垒和阻点,积极推进“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与甘肃政务服务网数据互联互通。大力推行惠企政策,不断完善“不来即享”机制,在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服务系统累计上传有关政策146条,有力促进了全省文化和旅游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十、法治建设护航文化旅游发展卓有成效。秉持依法治文化旅游、依法兴文化旅游理念,开展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系列活动,举办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培训会。持续开展“民法典进景区”和“送法进校园·典亮成长路”等“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系列活动,累计向群众发放民法典口袋书、宣传折页和主题文创产品20000余册(件)。创新开展法治书画作品创作、法治主题文创产品投放和全民法治图书阅读等群众性普法活动,在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和法治文化旅游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