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持续推进“天天学党史、周周有活动”主题系列活动,7月16日晚,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厅系统党员干部150人,在甘肃黄河剧院观看了红色题材皮影戏《陇原第一枪》。
由陇东学院精心创排的红色题材皮影戏《陇原第一枪》是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扶持的舞台剧目之一,该剧创新性地以陇东道情与皮影戏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再现了1930年刘志丹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组织发动“太白起义”,发展壮大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故事。太白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陇东反抗国民党反动军阀的第一枪。之后,刘志丹等利用缴获的武器,建立了一支一百多人的游击队,因这支游击队经常活动在南梁一带,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南梁游击队”。南梁游击队的成立,揭开了陕甘边革命武装斗争的序幕。红色题材皮影戏《陇原第一枪》的成功演出,既是对南梁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也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的一次大胆尝试。
陇东道情是甘肃省独有的传统戏曲艺术,起源于汉代的道情说唱,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扎根于陇东的渔鼓道情,逐渐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营养,增加二股弦等乐器,演化为皮影唱腔音乐。陇东道情皮影戏曲意丰厚灿烂,古老悠久,唱腔悠扬激越,造型精雕细刻,道具传统灵活,演技神奇高超,是农耕文化的典型艺术形态,是黄土高原上保留较为完整的原生态艺术形体。2006年环县道情皮影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曾多次走出国门,向海内外展示其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被称为“东方民间文化的活化石”。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系统党员干部在观看完演出后,对皮影戏精妙的演绎形式和独特的演出效果发出由衷的赞美,认为今天的演出既丰富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形式,又大力弘扬了陇原大地的红色文化,还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探索了新的路子。大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的前进动力充分应用到文旅工作质量的提升上。把持续做优做强甘肃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当做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断研磨精品、推陈出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为把甘肃打造成文化旅游强省不懈努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