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公布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名单,甘肃省武威市“一站式”阅读服务、甘南州民族特色数字图书馆建设被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至此,甘肃省共有3个城市、7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城市和示范项目。
甘肃省武威市“一站式”阅读以未成年人、务工人员、留守儿童、妇女和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为服务重点,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为依托,以“万人吟诵凉州词”为品牌,充实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丰富服务手段、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范围,在全市9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设立文化馆和图书馆分馆,在1073个行政村设立服务点,建成了集图书阅览、法治科普、妇儿关爱、养老助残于一体,全面覆盖的农村(社区)“一站式”阅览服务室,有效推动了全民阅读,促进了书香社会建设,全面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甘南州民族特色数字图书馆项目结合甘南州民族文化特点,以满足大多数读者需求为宗旨,建立高频使用的藏文阅读浏览数字资源库,推动市县两级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牧民书屋、村级文化活动室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建成58个乡镇(街道)、24个社区实现数字阅读服务点,为民族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阅读和文化娱乐提供了服务平台,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资源。2017年8月,原文化部、财政部启动了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两个项目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导向性。
经原甘肃省文化厅、财政厅筛选推荐,武威市、甘南州有关部门积极申报答辩,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集中评审,2018年4月,武威市“一站式”阅读服务、甘南州民族特色数字图书馆建设获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资格。获得创建资格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财政厅加强创建工作过程管理、实施分类指导、强化跟踪督查,推动武威市、甘南州文化旅游和财政部门按照创建目标任务,落实创建规划、加强保障投入、健全运行机制,经过近3年的创建提高,达到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标准。2020年8月至11月,两个项目均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组织的实地检查验收和专家的集中评审答辩。按照有关审批和公示程序,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于近期正式命名并公布了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名单,武威市“一站式”阅读服务和甘南州民族数字图书馆建设名列其中。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根本目的是推动各地研究和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为同类地区提供借鉴和示范,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自2013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四批创建工作。甘肃省金昌市、张掖市、白银市分别被确定为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兰州市群众自发文艺团队建设机制、酒泉市“漂流图书”和定西市“百姓舞台”、陇南市康县“乡村舞台”和平凉市泾川县“城乡文化社团”分别被确定为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