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批示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安排部署,全力推进十大生态产业发展,打造文化制高点,努力构建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规划为引领,认真谋划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
编制金昌市《旅游总体发展规划(2005-2020)》《“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大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骊靬文化产业园规划》等专项规划10余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有力指导了金昌市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体系建设。近期,启动了《金昌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5)》和《金昌市十四五文化文物广电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战略规划和落地指南。目前,两规划均已完成初稿编制和意见征求工作,形成了送审稿等待评审。此外,金川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永昌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有序推进,目前正在等待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审核。
以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坚持生态旅游发展方向,整合各类资金,推进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今年实施文化旅游投资重点项目8个(续建项目6个、新建项目2个),全部已开工,1月—8月累计完成投资10585万元,占年度计划总投资的38.57%。其中航天员地外生存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润东昇农牧科技永昌县毛卜喇花海农旅产业园项目已基本完工;鲜花云溪项目一期一阶段均已封顶,已完成投资3537万元;航天互动展示中心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10月底彻底完工;永昌县北海子公园提升改造二期工程完成投资1000万元,现已完成地基与基础;红西路军永昌战斗遗址保护修缮及展示利用项目已完成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道路和围栏保护等基础设施,完成投资482万元;金川区宁远堡镇龙景村一二组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已完成给水及供热管网铺设,正在进行供电管网铺设,完成投资450万元。
以资源为基础,全力打造文化制高点
一是推动镍钴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文化传承,起草《镍钴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及“生活秀带”建设项目工作方案》,强化市企融合,充分利用金川国家矿山公园独特的地形地貌,突出独特的镍钴工业资源和文化特色,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二是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工程,开发红色旅游线路,不断提升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成效。推动黄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编制储备金昌市“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20个。永昌县被列入全国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西路军片区名录。编制《永昌县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旅游发展规划(2020-2030)》(初稿),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及开发,为红色旅游开发奠定良好基础。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的文化育人和资政育人作用,依托革命遗迹遗址和永昌保卫战纪念馆,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清明节、“七一”建党节等重大节日,开展缅怀先烈教育活动。开展红色文化主题艺术创作,创排红色原创音乐剧《焉支花开》,集中展演18场次,观看群众近1.5万人次。尤其是6月20日赴兰州参加了“建党百年·春绿陇原”百部百场文艺展演活动,得到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以推广营销为手段,提升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知名度
不断创新推广营销模式,今年以来,推荐6家企业参加2021年中国品牌日活动,策划推出航天科普研学旅游、红色旅游、户外徒步、乡村旅游等特色旅游线路,绘制赏花地图,金昌乡村旅游产品纳入全省15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产品,研学旅行线路纳入河西五市旅游联盟线路产品,永昌红西路军纪念馆纳入全国百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产品。“火星1号基地”被评为2021新甘肃十大必去好评旅游景区。会同有关部门举办北京直航金昌航线文化旅游产品推介会,组织参加河西旅游联盟会议和研学旅行产品链接会、陇南旅游推介会等专题推介活动。组织参加甘肃都市调频“专家带你去旅行”节目4期,在新华社脸谱平台探索甘肃号发表金昌文化旅游特色作品6件,甘肃卫视播出《如意甘肃我的家之金昌,从中国镍都到西部花城》节目1期。组织开展“五一劳动节”“5·19中国旅游日”等全市文化旅游宣传活动20余场次。截至目前,在“金昌文旅”“畅游金昌”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610条、短视频183条,总点击量超过400万次,“中国镍都·西部花城”形象品牌得到全面推广。9月中旬,成功举办黄河文化产业带投融资促进活动暨金昌市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会(文化和旅游部产业项目服务平台第25期精品项目交流对接会),6家国家和省级金融机构嘉宾,16家投融资机构和企业嘉宾,省外路演项目代表,2021旅游演艺人才培训班学员等160人参加了活动,并在开幕式上签订6个合作框架协议和文化旅游合作项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