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我们是党员干部,群众需要我们——兰州市城管委党员干部张志民闻令即行、挺身战疫

十月的下旬,一场突然而至的疫情打破了兰州市的平静,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德尔塔毒株攻势迅猛,兰州面临重大挑战。省市党委、政府紧急动员,各级党员干部、工作人员迅速响应,金城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全面打响。兰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党员干部闻令而动、立即奔赴疫情一线,协助社区扎紧疫情防控网,全心守护群众、共同保卫家园。

临危领命、冲赴“疫”线

10月21日,兰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干部张志民刚办完父亲的丧事,还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这时,兰州发生了疫情。疫情就是号令,防控就是使命。“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党员干部,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党的召唤,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党员的初心使命,会责无旁贷冲向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收到省市党委、政府和兰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出的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抗击疫情的号令后,他忍着心中的悲痛,当即赶赴居住地城关区拱星墩街道拱星墩后街社区报到开展工作。张志民主动服从社区安排,认真参加居民小区、小街巷卡口点值守、宣传引导、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劝导疏解群众等工作。颀长的身形、挺拔的身姿、严肃的表情,工作中的他细致、严谨、扎实,如果不是身边的亲友、同事,没人知道他处在这个特殊时期里。男儿有泪不轻弹。如果注意去看,会发现他的眼里有时会噙满泪水。

“说实话,这一阵子,我心里很难过,但我只能化悲痛为力量,因为我是党员干部。”父亲刚去世,按照习俗,子女要去上坟祭奠,但因为工作忙和疫情的原因,张志民努力说服兄弟姐妹,不再组织各种祭奠活动,而是投身抗击疫情工作中,用另外一种形式祭奠亲人。自古忠孝难两全。“父亲生前就经常教导我们,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更何况我是党员干部。能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做好自己的事,这就是对父亲最好的告慰。相信父亲在九泉之下会理解的!我也相信,父亲没有离开我们,他只是在另一个地方默默看着我们。”

坚守岗位、全力抗疫

“做好工作,最主要的就是细心、耐心、责任心,说到底,就是心中装着群众。你为群众工作,他们会理解的。”根据社区统一安排,防疫抗疫工作之初,张志民在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拱星墩后街社区老旧小区较多,一些小区没有完善的物业管理,居住人口成份复杂,管护难度较大。他和志愿者耐心提醒排队待检群众做好个人防护,不厌其烦地解释有关问题,说服教育个别不明真相、情绪激动的群众。认真细致的工作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尊重,这位较真的“瘦高个”给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他被社区安排在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家属院卡口点值守。“阵地”变了,责任没变。除了协助社区维持检测秩序,他还要按照上级要求严格管控出入人员、把好“出入关”,耐心劝导群众非必要不外出、不聚焦、不扎堆、不逗留。随着小区管控的升级,检查关口越来越多,测体温、查健康码、行程卡、出入证、登记相关情况等,这位“瘦高个”依然细心、依然较真。慢慢地,群众对这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守关人”越来越佩服。

张志民今年57岁了,每天在检测点和值守点上来回地走动、不停地劝解,每天回家后,感觉身体都快要散架了。“说心里话,每天的工作真的很累!毕竟精力不如从前了。特别是晚上值夜班,确实很熬人。但在这关键的时刻,党员干部不挺身而出、无私奉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群众怎能感受到组织的力量和榜样的力量呢?我们是党员干部,他们需要我们。”

夫妻同心、一脉传承

张志民的妻子张涓,是兰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一名党员干部,疫情发生后与他同一天到拱星墩后街社区报到,共同参与防疫抗疫工作,组成抗疫线的又一对“夫妻档”。夫妻俩在同一个社区参加同样的工作、为同一个目标奋斗,这是他们结婚以来的第一次。两人告诉对方要开展好工作,也要防护好自己,在战疫一线相互鼓励、携手前行。“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看到她每天忙碌奔波、辛苦工作,看到她憔悴的身影、疲倦的样子,我很心疼。我也劝她少做一点、多休息会,但她并没有听。真的,我由衷地为她骄傲、为她自豪,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夫妻翁与婿,一家三党员。张志民父亲去世后,岳父是家里唯一的老人。老人已90岁高龄。平时,他和妻子每周3次去照顾、陪伴老人。但疫情来临,他们已有十多天没去看望、陪伴老人。每天张涓给老人打电话时,都要简单说一说当下抗击疫情的情况,并解释由于疫情和工作太忙的原因不能去陪伴。老人表示理解,说“我虽然离休了,但也是一名老党员。现在疫情形势严峻,抗击疫情工作需要你们,群众需要你们!如果不是身体条件不允许,我也想上‘战场’。等情况好转了,你们再来!”老人的话,为他们全身心投入抗疫工作解除了后顾之忧,也让夫妻俩感动。时代在发展、年龄在变化,但不变的是一代代共产党人挺身为民的担当和传承。

“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能为自己的家园战斗,这是我们的光荣。”面对疫情,一个又一个如张志民、张涓一样的担当者,挺身而出、逆行出征、全力战疫,感动、温暖了兰州这座城市。“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相信有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城市很快会恢复往日的热闹沸腾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