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大展26日开评

简牍是纸张未出现之前中华文化重要的文字载体,在素有“汉简之乡”美誉的甘肃,发掘出土的大批质量好、价值高的竹木简牍,更是蕴藏着丝绸之路上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的历史印记。5月25日,记者从“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大展评审会暨简述中国·陈振濂简牍书法研究邀请展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系列活动之“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大展于5月26日开始评审,陈振濂简牍书法研究邀请展也将于5月27日在西北师大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简述中国”传播中国声音 展示中国力量

甘肃是简牍大省,自发现敦煌汉简以来,甘肃省先后在敦煌、居延、武威、天水、甘谷等地出土简牍40余次,包括了秦、汉、晋、唐、西夏5个时期的简牍。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出土汉简7.36万枚,仅甘肃就出土6万多枚,占全国出土汉简的82%以上。

甘肃简牍博物馆现收藏有各类文物50129件(组),三级以上的珍贵文物共31935件(组),其中一级文物1679件(组)。馆藏文物包括天水放马滩秦简、居延新简、肩水金关汉简、地湾汉简、敦煌马圈湾汉简、悬泉汉简及魏晋简牍等共计近4万枚,与简牍相伴出土的纸张、纺织品、木器、漆器、铁器、骨器、陶土器等文物有1万余件。

自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在敦煌掘得第一批简牍以来,甘肃简牍的发掘研究已有100多年历史,然而真正见过、了解简牍的公众却为数不多,甘肃简牍的社会效应没有得到发挥。要想让甘肃简牍“活起来”“火起来”,就得让简牍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成为大众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个新窗口。

为加快甘肃简牍研究,推进简牍事业发展新局面,提升西北师范大学“一流学科”突破工程“简牍学”建设水平,2022年12月,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与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经深入讨论,由甘肃简牍博物馆、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共同主办,西北师大美术学院(书法文化研究院)、北京一得阁墨业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系列活动,活动包括“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作品展、“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论坛、“简述中国”──全国高校简牍文创产品大赛。

“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系列活动的举办,将使甘肃在拥有丰富简牍文物资源的基础上,使甘肃简牍的学术研究引领全国;同时,通过对简牍的研究和宣传,让沉寂千年的甘肃简牍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力量。

“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大展26日开评

据介绍,“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系列活动自2023年1月初发布征稿启事以来,受到全国书法名家、高校师生及其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截至2023年4月1日,“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大展收到全国有效稿件947件,“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论坛论文投稿总数72篇,“简述中国”全国高校简牍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收到各类文创产品设计57件(套)。

5月26日、27日进行的是作品展、书法论坛论文的评审工作,评审结果将立即向社会各界予以公布。

8月将举办展览“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作品展,“简述中国”全国高校简牍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和“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论坛。同时,出版《“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作品展作品集》《“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论坛论文集》《“简述中国”——全国高校简牍文创产品大赛作品集》。

陈振濂简牍书法研究邀请展27日开幕

丝绸之路上的简牍,是文物,是文献,也是研究中国文字发展演变和中国书法艺术最系统、最完善、最丰富、最直接的原始资料。综合运用考古学、历史学、文献学、书法学原理和知识,通过对绵延几百年的简牍史的研究梳理,将当代书法的研习、取法范围从古代名帖名碑拓展到所有新出土的古代书法资源上,可为当代书法的守正创新开拓新的渠道。

当代书坛的风云人物——陈振濂先生,他以数十年的书法篆刻创作经历和极具先锋性的学术思考,不断改变人们的惯性认知:书法不只是通常所认为的伸纸执笔、操觚染翰的艺术技能,它的背后有着更深厚的文化养成和高远的人文思想境界。陈振濂先生通过“书法大展”“书法论坛征文”“文创征集”等几个向度,充分利用和发掘“简牍”作为美学形态的魅力,从而赋予它一个由当代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为创作主体,在审美与美学构建方面呈现出充分的丰富想象及创造活力的瑰丽世界。

于5月27日在西北师大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陈振濂简牍书法研究邀请展”包含两大主题,由两个版块组成。其一是观赏的立场:艺术与审美,简牍释美录——简牍书法“形式风格与技法”艺术探索展;其二是阅读的立场:学术与文化,简牍学疑录——简牍书法“知识体系与传播”学术推介展。

此次展出的作品是陈振濂先生多年简牍书法实践与研究在艺术语汇层面不断思考探索出新的集中呈现,创造并拥有“简牍书法艺术语汇体系”的鲜明辨识度与独特的整体感。 来源 :兰州晚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