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并预热“中秋、国庆”双节的“黄金旅游窗口”,有效激发甘肃特别是陇东金秋文化旅游市场活力,引发“双节”旅游热潮,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喜迎中秋国庆·探寻陇原民俗”网络媒体宣传活动于9月25日正式启动。活动首日,媒体记者和网络达人们首先来到了革命圣地会宁县,先后前往会宁县南川·红军村、会宁县文化馆,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体验非遗文化的艺术魅力。
红色,是会宁最鲜明的底色。在长征会师的历史上,红军村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南什村是红军会宁会师期间的第一个水源地,也是会宁县第一个驻扎红军的村子。纵穿南什村的民国古道(今国道247线)是当时通往县城唯一的交通运输线、军需保障线和截获的战略物资运输线,是保障会宁顺利会师的重要通道。
南川·红军村旅游景区是基于会师镇南十村的红色资源优势,开发建设的以红色休闲旅游为重点、以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为配套、以乡村田园社区建设为亮点农、文、旅融合景区。这里两山一川,人杰地灵,山川秀美,有着悠长的耕读文化,丰富宝贵的红色印记,为了充分挖掘和展示南十村的红色文化以及历史印记,会宁南川·红军村筹备建设了南十村史馆,馆内以文字、图片、实物相互照应的方式向人们展现出来。
随后,媒体记者和网络达人们走进会宁县文化馆,触摸历史,感受传统非遗魅力。会宁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数千年的文化长河,孕育和滋养了多姿多彩的非遗文明,遍布了会宁县28个乡镇。会宁县文化馆内设有:非遗展厅、书画展厅;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摄影创作室;文学创作室;民俗艺术馆和多功能厅等。现馆内共展出书画作品、剪纸作品等,每一件作品,都充分展示了会宁书画艺术和剪纸艺术的发展水平。2013年,会宁县文化馆被甘肃省文化厅授予“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1年会宁县文化馆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
剪下有千形百态,纸上有星辰大海。在会宁县文化馆,剪纸艺术家向我们展示了会宁剪纸里的锦绣乾坤。会宁剪纸是会宁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日常生活、节日风俗、人生礼仪等世俗民间活动中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以纸为主要加工对象,以情感世界,生存状态,艺术追求,民俗风情为主要反映对象,进行艺术创造的民间传统美术。
欣赏完了独具魅力的会宁剪纸艺术,会宁县皮影表演者又向我们展示了皮影艺术的风采。会宁皮影戏,是流传于会宁地区传统的戏曲艺术,是会宁民间戏剧中的一朵奇葩。“灯影”腔是会宁皮影戏最具艺术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唱腔。“灯影”腔的主要演奏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中胡等弦乐,唢呐、笛呐、笛子等管乐,还有大鼓、干鼓、乐子、梆子、大锣、小锣、钹、馨等多种乐器。会宁皮影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也是民间传统道德的最直白的表达形式,更是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是研究会宁民间文学、民俗风情、戏曲流变的重要资料。
据悉,此次“喜迎中秋国庆·探寻陇原民俗”网络媒体宣传活动还将继续前往平凉市崆峒区、庆阳市西峰区、庆阳市宁县等,向广大网友呈现陇东的文化魅力与瑰丽的金秋美景。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