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明史上极为难得的图像宝库。敦煌莫高窟现在仍然保存有2千多身彩塑和5万多平方米壁画,时间跨度从公元5世纪到14世纪,长达近千年。我们在敦煌壁画里,不仅可以看见中国古代社会发展演变的真实风貌,还可以见到大量古代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交通贸易的生动场景。可以说,敦煌壁画里有我们现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实践的“古代版”。这些生动有趣的图像资料,不仅映证了“一带一路”曾经的繁荣昌盛,也蕴藏了值得我们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特别有价值。
敦煌莫高窟初唐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
在敦煌莫高窟初唐第323窟的北壁,有一幅很有名的壁画,叫做《张骞出使西域图》。此画的原意,是描绘张骞出使西域这个历史事件。张骞是西汉武帝时代的一个勇士,他请命西行,到中国西边的广袤的地区去寻找盟友,共同对付北方匈奴族的侵略。可是他并没有完成这样一个军事结盟的使命,正相反,他带回了大量关于中国以西广袤土地上各国、各族、各地区的和平信息,让汉朝的人开了眼,知道了在中国以西的地区,还有很多个民族,很多个国家存在。
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但是,敦煌的这幅壁画并不是要表现那样一段历史的事实,而是要表现把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故事修改而成新的版本。在初唐的时候,人们把张骞出使西域争取军事盟友的故事,修改成了一个文化交流的故事。画面上的第一个情节,就画了一个中式的小建筑,像是一个庙,里头有两尊佛像。这两尊佛像的造型,都是标准的初唐时期的佛像典型式样,同时画了汉武帝跪在佛像前,端着一个香炉,正在焚香礼拜,汉武帝周围站着他的诸位大臣。这幅画上有一些文字榜题,用来说明故事内容,说是汉武帝夜梦金像,不知其名,他很好奇,于是,就派张骞出使西域,去寻求答案。张骞穿越了广袤大漠,万水千山,最后就来到了一个叫“天竺”的地方,终于弄清楚了这两尊金像,就是金色的佛像。
“天竺”是古代中国对印度的称谓。这两尊金像的到来,标志着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宗教往来、文化交流,和随之而来的贸易往来开启。所以,这个壁画故事,其实就是一个“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交流的缩影。这幅壁画从中印两个国家艺术交流开始,汉朝皇帝梦见两个金色的佛像,出于好奇,想要知道佛像的来历。然后,两国间的宗教、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贸易往来随之开启,成为了故事的结尾。
“张骞出使西域”本来是一段历史故事,它经过了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人们的不同的理解,产生了新的意义。在中国进入繁荣昌盛的大唐帝国的时候,这个故事、这幅画,就变成了丝绸之路上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往的一个象征符号。
有人说,这幅画没有表现历史的真实,就是张骞出使西域去结盟,是以政治和军事为目的的行为,而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了一个文化交往的故事,一个艺术交流故事。其实,人类历史的演变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你可能是想出去做生意,但是,你也许带回来的却是某种图像,一种新的语言,新的知识。我们今天讲的“一带一路”,虽然它主要是一个各国各地区合力发展经济的倡议,但是,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相互欣赏,美美与共,共同发展。所以,这幅画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就是一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该共存共荣,大家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发展。
敦煌莫高窟北周第296窟“丝绸之路商贸活动”
这里要介绍的第二幅画是敦煌莫高窟北周时期第296窟的一幅“丝绸之路商贸活动图”。在这幅画上,你可以看到从西方来的高鼻子、深眼窝、大个子的商人,用骆驼载着他们各种各样的货物,用口袋装起来,放在骆驼的背上,或者是马背上。他们带着货物往东行走,在路上,过桥的时候,刚好遇上一个从中国过来的商队,两个商队在这座桥上相遇了。所以,这幅画,也是一个象征性的讲述丝绸之路的故事。
画面上,中国的商队也是以马为主要的运输工具。马背上载着用口袋装的各种货物,运往西边的国家、区域去做交易。这种东来西往的商贸交流在一座桥上发生了。这是一个很生动的对丝绸之路贸易活动的描述。在画面的上半部分,又描绘了丝绸之路上的人们各种活动的生动场景:有一口水井,有人把井水抽起来倒进水池里,让作为运输工具的马和骆驼去饮用。因为,在丝绸之路上,沿线很多地区都是沙漠和干旱区,水资源缺乏,所以,来来往往的商队需要充分利用和共享水资源。我们还可以看到骆驼拉车的场面,车上坐着一个车夫,大车里装载的应该是各种货物。所以,在这幅画上,我们看到的是商贸繁荣,经济发达,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在一起做生意的生动场景。
敦煌莫高窟五代时期第61窟“阿富汗僧人来山西五台山朝拜”
敦煌莫高窟五代时期的第61窟的西壁上,画了一个特别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的是一个来自阿富汗的僧人,名叫佛陀波利,他听说在中国山西的五台山,有个文殊菩萨的道场,在那里可以学到很高深的佛学。所以,他就不远千里,从阿富汗步行到了中国的五台山,他到达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文殊菩萨化身成了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老人,留着长胡须,是充满智慧和经验的长者形象。老人告诉他,你需要回到阿富汗,把本国的知识,也就是一部佛经,叫做《佛顶尊圣陀罗尼经》,带到中国来,交给中国的皇帝,让官方翻译成中文,流行中华大地。佛陀波利便回到了阿富汗,取来了佛经,送到唐高宗的宫廷,官方组织翻译团队译成中文,流行中土。
这幅故事画描绘的,正是真正的一个中外文化交流的场景:这个叫佛陀波利的阿富汗人本来是要到中土,到五台山来学习新的佛学知识,学习中华智慧。但是,这个中国文明的象征,也就是文殊菩萨化成的老者却叫他返回他的祖国,让他带来本国的知识、智慧到中国来传播。这个故事,就表现出一种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交流的精神。中外人士在五台山交流经验,交流智慧。这个故事,最后变成了一个不同国家之间人们思想交流、文化交往、美美与共、文明互鉴的故事,一个文化象征和文明缩影。
敦煌莫高窟盛唐第45窟“胡商遇盗”
当然,在丝绸之路上并不总是一片和谐,也会有争斗,有各种利益冲突和各种不幸事件的发生。在敦煌莫高窟盛唐时期的第45窟里,就有一幅“胡商遇盗”图。谁是“胡商”呢?所谓“胡商”,就是从中国西边来的商人,这些商人可能长相与中国人不同,他们有很高的鼻子,或者是很深的眼窝,穿戴打扮也跟中国人很不一样。我们在这幅“胡商遇盗”图里,可以看到从丝绸之路西段过来的商人,他们在作为运输工具的马或驴背上载着各种各样的货物,到中国来从事贸易。但是,当他们经过一个山道时,山里头冲出来几个拿着长刀的强盗,要求他们把商品都留下,否则的话,就要他们的命。但是,这个故事的结局,还是一个和平的结局,当商人们把货物放到这些强盗的面前后,恳请强盗不要伤害他们。同时,他们也向观音菩萨祈祷,祈求观音菩萨来保佑他们和他们的货物。幸运的是,他们的祈祷真的生效了,这些强盗的刀都断成了很多截,然后,强盗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这幅故事画虽然表现的是丝绸之路上出现的一个抢劫商人的事件,但是,他的结局却告诉我们,文明的力量永远可以战胜野蛮。宗教的力量,可以把暴力变成和平;信仰的力量,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这应该是丝绸之路上贸易的主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暴力行为也可以在文明的影响下,最终演变出一个和平的结局。
敦煌莫高窟北周第296窟“救治外国商人”
在敦煌莫高窟北周时期的第296窟的顶上,还有一幅感人的画面,那是一幅敦煌本地人救治外国商人的画面。画上有一个身材特别高大的外国商人在敦煌这个地方生了病,躺在路边。这时,本地的中国人就来帮助他,男男女女的本地人在地上铺了一张地毯,让他躺着舒服一些,然后把他扶起来,有一个中国的医生拿了一把很长的勺子喂病人喝汤药。用勺子喂药,一看就是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因为,中国传统医药都是要把药材熬成汤,熬成液体,必须要用勺子来喂。所以,我们看到一个外国商人,尽管身体很健壮,但是,在旅途劳顿的情况下也可能会生病、需要本地人的帮助。而且,中国人一向都是以同情的、友善的态度来对待这些东来西往的商人的。我们发现,艺术家在画这幅画的时候有一些夸张,因为在本地人的心目中,西边来的这些商人们,个子要比本地的中国人更高大。画上的病人一看就是外国人,可能有两米多高的样子,他的上半身裸露,可以看见肌肉发达、双肩挺拔,头也很大,这一看就是一个外国来的商人。但是,他病了也需要本地人的帮助,而本地的医生不仅给他看病,还给他熬药,并用勺子亲自喂他。这样就留给观众以期待,期待这个生了病的商人会很快康复并完成他的商务之旅。
这幅画表现的,其实就是在丝绸之路上经常可以看到的一个场景:不同地区的人们聚在一起的时候,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相互支持,这是一个很生动的展现人性美好的画面。
敦煌莫高窟盛唐第45窟“海船遇难”
我们在敦煌壁画当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海上丝绸之路的场面,主要是表现商人们乘大船到大海中去寻找宝贝,或者是去做海外的贸易。例如,在敦煌莫高窟盛唐第45窟里,我们就看见有一幅“海船遇难”图。画中的海船是很大的船,在海上航行,有一根很高的桅杆,桅杆上悬挂宽大的船帆,这个帆在劲风的吹拂下变成了一张弓形,显示这只船航行的速度很快。同时,船上有艄公在掌舵,还有人在划船,帮助提升航行速度。航海的人也会遇到各种危险:比如狂风巨浪会毁坏船只、海中的危险动物如鲨鱼、漩涡湍流等都会对海上的贸易造成很大的困难。但是,这些渴望贸易交流的人们是不会惧怕这些风险的,他们有自己的欲望,有自己的精神支撑,最后通常都能平安的完成自己的使命。所以,我们今天倡导的一带一路,海上和陆地上的跨国、跨地区商贸往来,都可以在敦煌古代壁画上找到古代的影子。
瓜州榆林窟第16窟“红发外国人剃头刮胡子”
敦煌壁画中还留下了很多生动的外国人在中国生活的场景。例如,在瓜州榆林窟第16号窟里,我们就看到一幅壁画描绘红头发的外国人剃头、刮胡子的场面。画上这两个外国人的眼睛是绿色的,头发和胡须是红色的。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红发爱尔兰人?这两个外国人原本是做生意到中国来的,但却要在这里剃头出家做和尚,剃掉他们红色的胡子和头发。这个场景,是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生活的生动再现。
瓜州榆林窟五代第35窟壁画里的印度画家竺保像
最后,我想讲一幅有着特别重要文化意义的画,那就是瓜州榆林窟五代时期第35号窟里画的一个印度画家的肖像。我们知道,敦煌石窟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世界文明的宝库。创造敦煌艺术的人,不仅仅有中国的艺术家,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这幅画中的印度画家取了一个汉语的名字叫做竺保,这个竺姓,就是天竺的竺,说明他是天竺人,也就是印度人常用的汉姓。古时候来华的外国人都有一个传统,他们在取汉语名字的时候通常是“以国为姓”。也就是说,他来自于哪个国家就用那个国家的名字作为他的姓。天竺是中国人对古印度的称谓,这个画家来自于天竺,所以他就叫竺保。所以,这个名叫竺保的印度艺术家的肖像,让我们明白,“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曾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敦煌艺术,我们的文明是共同创造的,我们的命运也是密不可分的,地球上生活的所有人类,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作者 :宁强,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 来源 :“学习强国”平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