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人。其人本是赵国将军赵奢之后,赵奢封马服君,后人遂以马为姓。
马援少有大志,起初任郡督邮,在押解重罪犯时,因同情犯人,私自释放之。由此,他亡命于北地郡(今庆阳)。遇赦免后,马援遂留北地,游走于陇西、汉阳(今天水)之间,广蓄牛羊,宾客众多,成为一方富豪。王莽时,马援为新城大尹(即汉中太守)。王莽败后,马援与兄马员再次避难于凉州,深得隗嚣信任,卧起与共,“与决筹策”。
可以肯定的是,马援生在茂陵,但其成年后的大多数时间都在陇右,包括北地、陇西、天水一带。在天水,他深度参与了隗嚣的割据事业。是陇右,给了落魄时期的马援以交游基础和财力支持,奠定了他曲折崛起的根基。
马援与西蜀称帝的公孙述“同里闬”(同一条胡同),于是他代隗嚣出访西蜀,结果大失所望,他认为公孙述是妄自尊大的井底之蛙。他又代隗嚣出使洛阳,认识到刘秀“恢廓大度”,是接近汉高祖刘邦一类的人物。刘秀也高度赏识马援,并派人护送其西归。后来,刘秀决计征讨隗嚣时,马援随军参与平定。
隗嚣平定之后,金城(今兰州)一带因战乱间隙,好多地方被羌人占领。于是刘秀任命马援为陇西太守,以安抚陇右。马援率军征讨羌人,进至临洮(今岷县)、浩亹(今大通河一带)、允吾谷、唐翼谷(今青海民和县)等地,后又南下武都,终于使“陇右清静”。这是东汉初年马援在陇右的功业,他给了陇右一方清静民生。可以说,马援生涯的绝大部分时间和功业,都留在在陇右这方热土上,马援就是从陇右成长起来的东汉名将。
从陇右回朝之后,马援开始了其一生最为壮丽的篇章,奠定了他崇高的历史地位。他以伏波将军的身份征伐广西和越南(九真),跨海刊山,万里间关,为时三年,“岭南悉平”,可谓冷兵器时代少有的壮举。归来后,故人都来道贺,对此,马援谦虚而又豪气干云地回答:“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从此,“马革裹尸”这个极具中国军人特色的壮语凿空而出,它生动刻画了华夏将士驰骋疆场、不畏牺牲的英勇形象,永远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奋勇杀敌。陆游“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徐锡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等诗句,都明显继承了这个情结。 来源 :黄河清风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