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什么是“卍”字灯俗?

    “卍”字灯俗是甘肃省永昌县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卍”是梵文,含义为“吉祥之所集”,是“瑞相”“万德吉祥”的标志。永昌“卍”字灯俗,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卍”字灯,原是明朝北京灯艺,约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永昌县红山窑乡毛卜喇村的李发仁先生在北京灯门外做小商,日闲便入内绘图谱,长达三年,绘成一角带回毛卜喇,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卍”字灯的灯艺制作包括裁剪、书画、灯谜等,灯场的图谱绘制及摆布科学而讲究,在永昌的民间小曲“锈荷包”里唱“毛卜喇的‘卍’字灯,压定十三省”。

    “卍”字灯俗表演时,在村中心选择一块空地,按灯谱埋栽木杆,横竖各19排,每排19杆,间距一般为2米,呈正方形,杆高2米,共361根。在主场正中竖一主杆,高8.10米,上挂大型花灯,其余杆上挂360个小型花灯,象征农历360天。杆与杆之间按图谱用幕布遮蔽,观灯者按特定路线行进,左旋右转,直到出口,很有意趣。

    在进、出口正面扎一道龙门,饰以彩灯,用作屏障。彩龙门从农历正月十三开始为上元一品,象征天官赐福,紫微大帝;正月十四为中元二品,象征地官赦罪,清虚大帝;正月十五为三元三品,象征水官解厄,洞阴大帝;正月十六为天下太平,象征百病不生。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六,每天一字,分别为“荣”“华”“富”“贵”,用360盏花灯组成。灯场对面设12盏生肖灯,象征观灯者吉祥如意。生肖灯后设置“鳌山”,也叫“灯山”,也用360盏花灯,逐次排成不同的“祝福”字样。闹灯时秧歌队每人手拿一盏1.5米高的花灯,顺道盘舞,热闹异常。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