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春和景明 文化寻芳——清明假期省博物馆走笔

  风拂新绿,春和景明,又到清明时节。

  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众多游客市民借清明假期,伴二三亲友,走进沉淀历史、凝结记忆的甘肃省博物馆,来一场文化寻芳。
省博物馆讲解员给市民游客讲解。本文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苏家英摄
  4月5日下午,记者看到,甘肃省博物馆门口排着长队,人们手拿身份证,有序刷证进馆参观。
  “放假期间,省博物馆每日预约参观人数1.2万人。”甘肃省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工作人员王珂说,4月4日,省博物馆接待市民游客11304人,其中省内5525人、省外5779人。
  “这两天很忙。”王珂的工作量较平日增加不少,她负责值守讲解服务台,为有需求的市民游客安排讲解服务,“从早上9点开馆到下午5点闭馆,我每天经办1000余次线下问询、电话咨询。”
  依托甘肃省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陇原大地留下的大量珍贵文化遗存,省博物馆拥有得天独厚的馆藏资源。甘肃省博物馆以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等互为补充、交相辉映,吸引市民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参观省博物馆馆藏文物。

甘肃省博物馆开放管理部工作人员火艳辉说,目前省博物馆常设“甘肃彩陶”“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古生物化石”“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和“红色甘肃”五个基本陈列,假期期间另设有“动‘舞’陇原——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珍稀动物标本展”等临时展览。

兰州市民范范的两个儿子很喜欢动物,“动‘舞’陇原——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珍稀动物标本展”陈列了80多件动物标本,很合这两个三四岁小朋友的心意。“他们对大熊猫、老虎、野骆驼、金雕等动物的体型、样貌有了直观的了解,还认识了许多鸣禽、攀禽等。”范范笑着说。

观众参观“动‘舞’陇原——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珍稀动物标本展”。

第一次来甘肃省博物馆的张雪,被“红色甘肃”展览吸引。“清明节来参观,是想静下心来多了解一些革命历史和革命英烈的事迹,向他们致以缅怀和敬意。”

来自陇南的大学生路超说:“我平时喜欢阅读人文历史类的书籍。清明假期想着一定要到甘肃省博物馆听‘红色甘肃’的故事,感悟红色血脉的赓续传承。”

路超对着“红色甘肃”展览陈列的一个木饭盒盯了许久。这是1935年8月,红二十五军战士在甘肃境内使用过的生活用具。他对同学说,饭盒那么小,战士们能吃饱吗?看着、说着,路超的眼眶有些湿润。

省博物馆讲解志愿者翟乃越和小朋友们互动。

  在“红色甘肃”展览的出口处,甘肃省博物馆讲解志愿者翟乃越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讲解结束了她今日的公益讲解工作,一群小朋友和家长围在她的身边,拍手鼓掌。
翟乃越退休后,在省博物馆当了17年的讲解志愿者。她告诉记者,最喜欢讲“红色甘肃”展览,每次讲解,都能感受到直击心灵的力量,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如同炬火,引领人们逐光前行。
  据最新数据统计,4月5日,甘肃省博物馆共接待市民游客11733人。  来源 :新甘肃·甘肃日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