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黄河清风·丝路人物史话|苻坚:百万南征几马归

  苻坚(338—385年),字永固,略阳临渭(今秦安县)人,苻洪之孙,苻健之侄,苻雄之子,古代著名政治家。苻坚早年主要生活在枋头、邺城,他聪敏好学,多才艺,“姿貌瑰伟”,深得苻洪器重。他还邀结英豪,得到王猛、吕婆楼、强汪、梁平老、权翼、薛赞等人的忠诚拥戴,尤其是王猛,成为是与苻坚君臣遇合、风云际会的著名政治家。吕、强、梁、权四人都是天水和略阳人,是苻氏老班底,这说明,苻坚也主要靠西北人起家。
  苻健的继任者苻生残暴不仁。寿光三年(357年),苻坚联合兄长苻法,袭杀苻生,夺取帝位,自号大秦天王。从此,他开启了28年的统治。在其政治生涯中,除淝水战败后的两年是败笔之外,其它25年多的时间,他完全称得上是一代英主,为国家多民族统一融合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即位之初,苻坚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修废职,继绝世,礼神祗,课农桑,立学校”,存问孤寡,荐拔英才,褒扬孝义,大力推进富国强兵,将一个氐族领导下的、以西北人为主的政治团体,带向了一个完全以汉文化为主的、包容和吸纳各民族人才的、统一中国北方的开明政治实体。其核心推动力非苻坚莫属。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苻坚的所作所为与曹操极为相似,只不过,苻坚是名副其实的北方帝王,而曹操则始终是汉献帝之下的实过其名的北方领袖。
  在统一事业上,苻坚首先安辑内乱。甘露六年(364年),苻坚先后平定了匈奴人刘卫辰及汝南公苻腾、魏公苻廋、燕公苻武、晋公苻柳、赵公苻双的叛乱(史称“五公之乱”),这为他奠定了四面出击、统一北方的坚实后方。接着,苻坚马不停蹄,开疆拓土,开启了剪平其他割据政权的征程。他剑指邺城的前燕慕容氏政权,历时半年多,灭前燕。接着,他掉头西进,先出兵陇南,仇池氐杨政权俯首称臣;再挥师河西,张天锡归顺,前凉灭亡。然后,他派军北上,平定了鲜卑拓跋氏的代国。他还遣使西域,诸国宾服;攻克成都,占领益州;连吐谷浑也望风来降。他终于完成了安辑北方的任务,朗朗乾坤下,唯有前秦与东晋两个政权隔着淮河对峙。由此,就有了383年发生的著名的南北大战——淝水之战。
  事实上,前秦与东晋的斗争由来已久,其中在东部地区的寿春、中部地区的襄阳、西部地区的益州,争夺尤为激烈。在攻占益州、襄阳后,前秦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所以,苻坚踌躇满志,全国动员,于建元十九年(383年),统军八十余万,亲临淝水前线,与东晋展开决战。显然,前秦主动进攻,属于强势一方,苻坚甚至说要“投鞭断流”,其意气之盛,可以想见;东晋势弱,只能在积极防御中寻觅战机。但是,苻坚所谓八十万大军、水陆并进,真正抵达淝水前线者,可能不足二十万。据载:“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军顺流而下,幽、冀之众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这是苻坚军队陆续前进的写真,所谓“东西万里”,显然夸张,但千里则完全可能。八十万大军洒开,凝聚不起拳头,战斗力必然锐减。而东晋的北府军,虽然不足十万,但在谢安、谢玄叔侄的指挥下团结坚凝,抵抗意志坚决,战斗力极强。而且,谢玄等策略明确,就是要攻苻坚之立足未稳,引诱前秦半渡而击。最终,在谢玄的正确指挥下,东晋赢得了淝水之战的辉煌胜利;苻坚“诸军皆溃”,落得个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惨败。一代雄杰,在其最为志满意得之时惨败淝水,一跤跌落谷底,而且还直接导致了国家的分崩离析乃至灭亡,堪叹堪怜!其二十五年的励精图治和统一大中国的宏伟蓝图,也都在这场惨败中灰飞烟灭。
  淝水战败后,掩盖在北方统一表面下的各种势力立即趁势而起,鲜卑、羌、氐、丁零等挺枪跃马,纷纷扯起了旗杆。慕容垂反了,他建立了后燕政权;慕容泓反了,建立了西燕;羌族姚苌反了,建立后秦;氐族吕光反了,建立后凉。而苻坚则困守长安,最终成为姚苌的阶下囚。临死前,他毫无畏惧,“神色自若”地斥责姚苌的“小羌”行为。
  毫无疑问,发动淝水之战,是苻坚一生最大的败笔。他在北方尚未彻底融合的前提下,错误地发动了统一战争,甚至于“一丑遮百俊”。但是,苻坚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他结束了自“八王之乱”以来的北方大乱,大力推行汉文化,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有功于民族,也有功于国家。所以,范文澜先生说:“苻坚在皇帝群中是个优秀的皇帝。他最亲信的辅佐王猛,在将相群中也是第一流的将相。”(《中国通史简编》)田余庆先生也称:“苻坚堪称十六国时期的一个卓越人物。”(《东晋门阀政治》)
  历史的星空浩瀚无垠,多少人物如云烟过眼、转瞬即逝,而像苻坚这样亘古闪烁的亮星又有几颗?唐代诗人周昙的诗句“百万南征几马归?叛亡如猬亦何悲”,引人无限感慨!  来源 :黄河清风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