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疫情防控 甘肃文旅在行动丨“凉州会谈”纪念馆线上唐卡图片展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由于疫情蔓延,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凉州会谈”纪念馆暂时关闭。纪念馆特依托白塔寺微信公众号举办以“凉州会谈”为主题的线上唐卡图片展。此次图片展主要以唐卡艺术再现凉州会谈前后萨班和八思巴二位藏传佛教萨迦派领袖的重要事迹。

1.jpg

公元1244年,萨班在接到阔端的邀请书后,毅然携两个侄儿——十岁的八思巴和六岁的恰那多吉离开萨迦寺,向凉州进发。行至前藏,派八思巴和恰那多吉先期赴凉州,自己暂留拉萨与各派势力商议。1246年8月,萨班一行在跋涉了数千里艰险路程之后,终于抵达凉州。其时,他已是六十五岁的高龄。萨班赴凉州,关系到西藏地方的前途和僧俗人众的利益,是全藏都极为关注的大事。

2.jpg

萨班一行到达凉州时,恰逢阔端参加贵由继大汗位的庆典,去了蒙古。在此期间,萨班便在凉州弘法传教,向各族信众讲授藏传佛教萨迦派教义,使萨迦教法逐步在多麦及蒙古地区弘传;同时,萨班还为本地民众施药治病、祈福招运,深受凉州百姓的崇敬和爱戴,被人们尊为“神人”。

3.jpg

凉州会谈后,萨班并没有回西藏,而是留在凉州继续弘法传教,直到他圆寂。这期间,他曾在金塔寺为阔端举行金刚灌顶仪式,并给阔端治好了龙病。阔端对萨班十分关切和尊崇,奉他为首席长者。

4.jpg

萨班病笃时,将衣钵、法螺等传给八思巴,使八思巴成为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第五任法主。1251年70岁的萨班在白塔寺安然圆寂,阔端建造了高达16寻的大塔,安奉萨班的灵骨。

5.jpg

1253年,忽必烈第一次会晤八思巴,向他询问藏族历史,并提出了许多对西藏施政及有关佛教教义方面的问题,八思巴都作了精辟的回答。例如,忽必烈问“西藏有哪些名人?”答:“三位藏王。”“哪三位:”“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和赤热巴巾。”“西藏有谁是英雄?他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有英雄。他的名字叫米拉日巴,他前半生消天了自己的仇人,后半生归依佛法。”“西藏谁最有学问?你和他比怎么样?”“我的上师萨班最有学问。他的学问就象汪洋大海,我从他那里学到的仅只是一滴水。汗王又转话题说,“我想给西藏摊派役赋,你看如何?八思巴说:“藏地贫瘠,恐怕难以担负,还是不派为好”……八思巴的博识雄辩,取得了忽必烈的最大信任,于是,才决定把创制蒙古新字的重任交给他。

蒙古新字创制成功后,八思巴把字样织在布上呈献给忽必烈,皇帝立即诏令推行于全国。

6.jpg

察必王妃接受灌顶后十分信仰,于是力劝忽必烈说:“果然胜于其它教法,请王受之。”忽必烈遂向八思巴请求灌顶。八思巴说:“恐汗王不能遵守法誓,眼下又没有好译师,还是等将来吧。”要遵守的法誓,即受灌顶之后,上师坐上座,要以身体礼拜,听从上师言语,不违上师之心愿。忽必烈对此条件很不高兴,察必遂建议,在大庭广众场合王居上座,而听法及人少时,上师可坐上座,凡藏事悉听上师之教。忽必烈接受了察必的意见,派金字使迎请译师,八思巴为他做了萨迦派所特有的喜金刚灌顶。

7.jpg

八思巴的法术使忽必烈和官员们都为之敬佩,大家纷纷都来祝贺,忽必列赐赠他大批的锦缎财物,大臣们也争相前来送礼。八思巴座前摆着成堆成捆的锦缎,锦缎前面陈列的是象牙和珠宝。其它官员,有躬身托着银两的,也有肩扛锦缎匆匆走入的,画面中间一个身着绿袍的官员,肩着一大斛纹银斗锞,由于份量太重,竞使他弯腰缩颈,显得支持不住的样子……

8.jpg

1264年,八思巴和恰那多吉奉诏返回西藏,专程来到凉州白塔寺,举行隆重的佛教活动,诵经祈祷,纪念萨迦班智达。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