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甘肃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将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点,突出抓好“四化”,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累计为848名退役军人发放创业贷款1.3亿元,为684家由退役军人创办的企业和吸纳退役军人就业的企业减免税费2648万元,筹集资金3800多万元支持6800多名退役军人提升职业技能,帮助1.6万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
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就业创业竞争能力
一是实现全员教育培训。多层次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对有教育培训意愿的退役军人实行全覆盖。2020年以来,分别组织2200名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参加适应性(个性化)培训、1000多名退役军人参加网络教育培训、6800多名退役军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选送28名退役军人到广州接受新型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增强教育培训供给能力。动员344家高校和优质职业技术院校组建甘肃省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联盟,进一步拓宽退役军人教育培训渠道、丰富教育培训内容、提升教育培训质量,为退役军人自愿选择教育培训专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西北师大成立全国首个省级“退役军人培训学院”,为退役军人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教育培训。探索形成东西部对口协作退役军人教育培训机制,选送优秀退役军人赴广州等地接受教育培训,不断增强退役军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三是鼓励提升学历层次。通过实施免试参加高职扩招、专升本加20分、减免学费8000元、实行弹性学制和弹性学时等措施,鼓励1600多名退役军人参加全日制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教育,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实化政策扶持,促进稳定创业
一是提高退役军人创业贷款额度。全省统一规定将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小微企业的担保贷款及贴息扶持的最高额度,由200万元提高至300万元,贷款最高额度增幅达50%,2020年以来为退役军人贷款达1.3亿元,是2019年贷款总金额的2.6倍。二是实施最高减免税标准。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并符合条件的,每户每年按12000元上浮20%的最高限,即14400元的标准实施;企业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符合条件的,按照每人每年6000元上浮50%的最高限,即9000元的标准扣减相关税费。2020年以来,为自主退役士兵创办的企业和吸纳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的企业共减免税2648万元,是2019年的24倍。三是动员社会力量支持退役军人创业。2020年,成立甘肃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募集1000多万元资金用于退役军人困难援助和就业帮扶。深化与省内17家银行合作,推动发放退役军人专属保障卡,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帮助,推动退役军人创办的优秀企业与银行、风投机构开展融资对接,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固化工作措施,扩大就业成果
一是开展大规模招聘活动。每年省市县三级退役军人部门举办不少于2次的专场招聘会。2020年以来,全省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20场次,动员1500多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参与并提供5.4万多个就业岗位,招聘现场达成意向性就业协议近7500份。二是定向推荐就业。全面梳理省内外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用工需求,积极开展定向推荐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先后向省公安、人民银行和新疆有关部门等定向推荐1200多名退役军人就业。三是建立直招退役军人模式。在省内外征集260多家信誉佳、发展前景好的企业,组建全国首个“直招退役军人企业目录库”,及时征集并公布优质就业岗位和退役军人求职需求,形成退役军人直接选岗、企业直接招聘,帮助退役军人实现退役即就业、就业即稳岗。四是落实招录优待政策。将军队服役5年(含)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纳入“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民生实事项目人员”专项招录范围。落实退役士兵报考事业单位加分政策。
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效果
一是广泛宣传政策。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及时汇编教育培训、就业帮扶、创业支持、退役补助、服务优惠等5类17项刚性政策。结合退役军人返乡报到发放政策解读,在招聘会现场宣讲政策,主动送政策进军营,及时在各级退役军人部门网站和信息平台公开政策,让更多现役和退役军人知晓政策规定,掌握办理流程。二是开展就业咨询和创业规划服务。积极发挥各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团队作用,公布专家联系方式,支持专家解答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意见建议。自2020年以来,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团队144名专家以微信、电话、短信等形式为1200多人提供指导帮助和答疑解惑服务。三是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五级服务中心(站)作用。全省已建立退役军人五级服务体系,共设立省、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服务中心(站)现有18787个。全省统一制定中心(站)工作规范,明确工作责任,提升了服务效果,帮助退役军人及时就近咨询办理教育培训、就业创业等方面问题。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