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绵长,文化璀璨,四海宾客,齐聚盛会。9月6日至7日,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甘肃敦煌举办,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1200多名嘉宾同赴一场文化之约。
自2016年9月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盛大开启以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内容不断丰富、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展现丝绸之路灿烂文化和甘肃对外开放良好形象的重要平台。巧借东风好行船,本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高质量举办招商活动,共邀请119家企业,240多名知名企业家、金融家、旅行商参会,大会签约重点项目26个,签约金额106亿元,甘肃省文化旅游发展迎来了新一轮的大好机遇。
抓紧机遇,稳步推进文旅产业发展。甘肃努力打好“挖潜”牌,做专精品、做强特色、做优农旅,向着文旅强省阔步迈进。
品读·绝学不“绝”
“简牍上的人,很可能只留下了一个名字,只留下了一件事,但如果将他们放在历史的时空,回归到历史的现场,就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气息,会同他们一起悲苦,一起欢欣。”7月29日,在甘肃敦煌启动的“简牍中国”网络主题活动现场,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杨眉选取甘肃简牍博物馆所藏的三件文物,讲述深藏于简牍里的竹木春秋。
敦煌博物馆内展品
甘肃是汉简大省,百余年间这里共出土简牍6万5千余枚,其中以汉简数量为巨,占全国出土汉简一半以上。让千年简牍走出“深闺”重焕光彩,是甘肃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的一项具体举措。“简牍学”因研究受众范围小,曾一度被称为“冷门绝学”。要让“冷门”回暖,更要让“绝学”有继。扎根甘肃的西北师范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简牍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内简牍学研究最持久的力量。自1940年起,众多知名简牍学者相继在该校任教,简牍学成为学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西北师范大学建立了河西走廊研究院、简牍研究院,与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共建“秦汉简牍与丝绸之路文明研究基地”等高层次平台。2009年,西北师范大学建立了关于西北汉简的读简班。“西北师范大学读简班从建立伊始目标就很明确,就是培养简牍学后继人才。”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迎春说。
借助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学科优势,西北师大附小也开展“遨游简牍世界 传承中华文化”主题实践活动。简牍学教授走进附小课堂,从仓颉造字的故事说起,图文并茂地讲述了文字的起源和文字载体的发展历史。孩子们身着汉服,入情入境,在吟唱诵写间了解一撇一捺如何穿越古今,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流沙坠简,绝学不“绝”。如今,简牍以更轻盈的姿态走进校园,朗朗的读简声也成为新时代中华文脉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重要见证。
倾听·古乐袅袅
黄河母亲雕塑、张掖七彩丹霞、嘉峪关关城、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从兰州一路向西,这些长期“称霸”文旅热搜的甘肃IP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但,你“听”过甘肃吗?
定音,落座,随着张涛与指挥默契地相视颔首,一曲气势磅礴、雄浑有力的《象王行》开始了它的第一次排练。作为甘肃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首席,张涛每周都会在固定时间和乐团成员们进行敦煌古乐的磨合排练。
甘肃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的乐手进行彩排练习
五弦葫芦琴、莲花阮、南音琵琶、凤首阮、羯鼓……这些从敦煌壁画中走出来的仿制乐器,在艺术家们的手中幻化出一个个曼妙音符,瞬间就可以让人“沉浸式”梦回丝路。而作为西北地区建制最全、人数最多、最具有敦煌特色的民族管弦乐团,传承和发扬敦煌古乐,是全团66名成员共同的心愿。
据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副研究馆员朱晓峰介绍,现存敦煌壁画中共绘有由菩萨乐伎与舞伎组成的乐舞组合约三百余组、飞天乐伎四千余身、天宫乐伎六百余身、迦陵频伽乐伎四百余身、化生乐伎二百余身、壸门乐伎四百余身、世俗乐伎一百余身。据统计,敦煌壁画中所绘乐器共计约七千件。现存敦煌文献中,敦煌乐谱共计三个卷号,分别是P.3539V、P.3719V和P.3808。目前已知敦煌舞谱包括P.3501、S.5643、S.5613、S.785、BD.10691、Дx10264和羽049,共计七个卷号。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一代代学者对敦煌乐谱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解译和研究,甘肃省歌舞剧院原院长、著名敦煌学学者席臻贯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倾一生心血解译了25首敦煌古乐谱,让敦煌壁画里的恢弘盛大的乐舞场面生动、真切、立体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今年6月,全国民族器乐展演民间乐种组合汇演第二场在河北廊坊壹佰剧院举行,甘肃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携敦煌古乐登台亮相。当千年之前的盛唐遗音重现中国民族器乐表演最高艺术殿堂时,全场惊艳。艺术家们身着敦煌特色服饰,捧着敦煌壁画仿制乐器一一出场,并向观众介绍了其在莫高窟洞窟壁画中的出处。《倾杯乐》情意绵绵、朴素真切,《急曲子》庄重肃穆、雍容华贵,原本被称为“天书”的敦煌古乐谱“天籁”般再现千年丝路的乐舞之美,“敦煌风”再次澎湃涌动。
“我们也曾带着敦煌古乐到国外去演出,开场后我们会先演奏几首当地的经典民歌。虽然是用我们的民族乐器来演绎的,但当音乐声响起,一下子就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甘肃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团长范乐说,“敦煌古乐是中华文明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我们希望用手中的乐器讲好敦煌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把这些宝贵财富保存好、传承好。”
据介绍,该乐团已在以色列、希腊、意大利等多个国家进行过巡演。未来,艺术家们还将带着敦煌古乐去往更多国家,向世人展现丝路遗音的魅力和风采。
挖潜·“时尚”乡愁
近年来,本地游、近郊游是国内游主力,乡村成为游客主要流入地。用好乡村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使之与当地优美生态相融相促,已成为各地提升乡村旅游品质的重要途径。
发展文旅致富增收,是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村民们深有感触的事。当年村里狭窄颠簸的小土路,现在成了宽敞干净的“景区路”;当年低矮破旧的土房子,现在成了时尚简约的“农家乐”……十年前这里烂泥路、土坯房、吃水困难、信息闭塞,现如今,这里是游客们心中的“诗与远方”。
对标渭源县“南薯北药、薯药强县、旅游富民”的发展定位,元古堆村坚持全域旅游理念,有效发挥党组织牵头抓总作用,统筹资源、优化线路、完善设施、提升服务,推动“景点观赏游”向休闲观光游、生态康养游、农家体验游等转变。
元古堆村简约时尚的民宿内景
元古堆村除建成游客集散中心、文化档墙、水系驳岸、文创驿站等基础设施工程外,还打造了红火花海、松林鹿苑、萌宠乐园等旅游景点,满足游客“游”的需求;拓宽改造212国道至大石头河旅游道路3.87公里,连通会川镇百美村宿、黄香沟景点、元古堆AAA景区,保障游客“行”的便利;以村办企业为主体,通过盘活农户闲置房屋17套、废旧宅基地2处,打造精品民宿,新建小鹿山房9处,动员当地村民利用自家宅基地改造精品农家乐2处,确保游客“住”得舒心;开发“红火元古堆”系列产品(藜麦、羊肚菌、百合、中药材饮片等),延伸游客“购”的意愿。如今,元古堆村已成为兰州及周边游客的旅游打卡地,年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促进链上群众户均增收7000元以上。
“2022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216.8元,较2012年增长9倍,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3884.25元,是2012年920元的15倍多,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0万元。”元古堆村党支部书记董建新介绍。越来越多的“新鲜”元素与乡村“握手”,除“原生态”“乡愁”之外,“时尚”正成为乡村旅游的新标签。
“中山桥去了,牛肉面吃了,羊皮筏子坐了,甜胚子喝了……”这个夏天,一向低调内敛的甘肃成为了文旅圈“顶流”。纷至沓来的热情背后,深藏着的是千年文化底蕴、八方风物荟萃赋予甘肃的闪亮和自信。
文脉续千年,新篇承古韵。“如意甘肃”以文化为基,以旅游为翼,积蓄信心和力量,在“交响丝路”之上放歌前行! 来源 :人民网-甘肃频道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