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张先堂:敦煌石窟的营造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见证——从敦煌石窟供养人看古代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敦煌石窟是享誉全球的佛教历史文化遗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宝藏。敦煌石窟自公元4世纪至十四世纪千余年的营造史表明,它是由不同历史时期多民族在相互交往、交流和交融的过程中共同合作创建的结果,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见证。

笔者近二十余年致力于研究敦煌石窟供养人,即出资营造石窟的窟主、功德主,随着研究的推进,我越来越深刻地体认,从供养人这一角度可以生动具体地见证多民族共同创建、维修、保护敦煌石窟的历史图景。

一、从敦煌石窟营造的整体历史来看,不同历史时期在敦煌栖息的匈奴、鲜卑、吐蕃、吐谷浑、回鹘、党项、蒙古等多个民族都参与了敦煌石窟的营造、重修和维护

敦煌所在的河西走廊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往来迁徙、栖息繁衍之地。从汉武帝时代丝绸之路开通后,随着东西文化的交流,佛教逐渐成为丝绸之路沿线许多地区诸多民族居民共同的宗教信仰,得到广泛传播。营造石窟以坐禅修行、礼佛供养这种起源自南亚次大陆天竺的佛教信仰活动,也在丝绸之路沿线许多地区流播开来。

由于敦煌位于丝绸之路上的一处咽喉之地,它不仅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而且成为宗教信仰、宗教文化艺术传播的枢纽。随着佛教信仰的传播,敦煌逐渐演变成为一个佛教文化艺术的圣地,敦煌地区逐渐创建出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东千佛洞、五个庙石窟等一批石窟群。从公元4-14世纪千余年间,不同时期栖息在敦煌的汉族、匈奴、鲜卑、吐蕃、吐谷浑、回鹘、党项、蒙古等多民族居民都基于佛教信仰,作为供养人出资雇佣打窟匠、塑匠、画匠开窟造像,参与到石窟营造活动中来,从而创建了敦煌石窟这一中华民族的佛教文化艺术宝库。

二、从敦煌石窟具体洞窟的创建来看,也反映出同一时期在敦煌栖息的多民族供养人共同合作创建、补修和维护敦煌石窟。我们且看几个典型的例证。

1.西魏时期多民族合作创建莫高窟第285窟

据以往学者们研究可知,西魏时期,来自中原的元魏宗室东阳王、瓜州刺史元荣及其鲜卑家族成员牵头组织敦煌本地汉族、鲜卑等民族和粟特裔敦煌人的多个家庭联合创建了莫高窟第285窟。这是早期最经典的洞窟。

2.中唐时期多民族合作补修莫高窟第285窟

据笔者和本院同事最新合作对莫高窟第205窟西壁吐蕃文祈愿文研究可知,9世纪上半叶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粟特裔敦煌人康进达与擦尔龙撒吴(族属暂不明)牵头补塑了该窟中心佛坛上2身天王塑像。

以往在可见光下拍摄的普通照片看不清楚第205窟西壁下部24身社人供养人的脸部和服饰细节,近期笔者请本院数字化所同事利用多光谱成像技术拍摄出该窟西壁下部供养人的清晰图像。

笔者研究判断,与敦煌石窟大部分洞窟供养人像千人一面程式化特征不同,该窟供养人像具有突出个性特征写实化的特征。西壁南侧面北第一身供养人头戴红色风帽,着单翻领长衫,当为吐蕃人。其他供养人虽都是汉族姓名,但其中有几人明显具有高鼻深目、虬髯浓须的特征,可能是汉化的粟特裔敦煌人。由此可知,中唐时期来自敦煌多个民族家庭的成员结社合作补绘了第20窟西壁的弥勒经变。

3.西夏时期多民族合作创建了东千佛洞第5窟

据笔者考察,东千佛洞共保存供养人画像81身(其中僧人1身、男46身、女33身、小儿1身),供养人题记条59条,是西夏石窟中保存供养人图像、题记最多的洞窟。其中男性均着圆领窄袖长袍,腰间束带,有的头戴与榆林窟第29窟西壁南侧上排西夏武官男供养人相似的头冠,女性均着交领长袍,头戴尖顶桃形冠,与榆林窟第29窟西壁北侧、东千佛洞第2窟甬道北壁和俄藏黑水城出土木板画中的西夏女供养人头冠类似。

根据对该窟供养人图像的考察,并结合敦煌石窟的一般规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此窟是在僧人指导下,由西夏时期多个武官、文官家族男女成员共同合作营造的洞窟。笔者将该窟可以辨识字迹的20条题记呈送西夏学家史金波先生释读,识读出13条西夏文题记,其中既有“地瑞”、

“史合”等西夏姓氏,也有“金”“田”等汉族姓氏,由此可知,该窟是由来自多个党项族、汉族家庭合作营造的。

通过对敦煌石窟供养人图像、题记的深入研究,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敦煌石窟是由不同历史时期多民族在相互交往、交流和交融的过程中共同合作创建的结果,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见证,同时也为我们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历史借鉴和历史经验。

作者 :张先堂 来源 :“走进敦煌看丝路”微信公众号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