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白云浩渺常无际 流翠浑碧兴隆山

榆中县建置始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因秦将蒙恬斥逐匈奴“垒石为城,树榆为塞”而得名。县城西南7公里处的兴隆山,群峰耸翠,林海涌碧,宛如一块美丽的翡翠,镶嵌在荒山秃岭之间,真可谓奇特。

1939年,成吉思汗的灵柩运至兴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内;1949年8月才迁往青海塔尔寺;1954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寝室。兴隆山因这段历史而更加著名。

兴隆山美景(中共榆中县委宣传部供图)

01

隆山增秀

清·曾凤翔

翘首烟鬓得钜观,

榆城西望郁青峦。

野桥雨过花争发,

古刹云深树欲寒。

时有高僧飞锡杖,

偶逢仙叟话金丹。

生灵长藉山灵护,

一滴甘泉万井欢。

兴隆山美景(中共榆中县委宣传部供图)

榆中自然生态环境优美,“陇右名山”兴隆山属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拥有55万亩原始森林,是省会兰州的“一叶绿肺”和“天然氧吧”,也是省内旅游避暑必选地。兴隆山在唐以前以山势高峻,常有“白云浩渺无际”,故称“栖云山”。

兴隆山美景(中共榆中县委宣传部供图)

02

栖云仙阁

清·曾凤翔

倚天高歌自何年?

仿佛云间笑语传。

丹灶已随烟草没,

朱书犹带石苔藓。

曲溪流水逢渔夫,

几树飞花识洞天。

我欲临风千仞上,

一声鸾啸韵悠然。

兴隆山美景(中共榆中县委宣传部供图)

03

栖云山

清·吴镇

异境传龛谷,今来果不群,

客疑灵隐寺,仙带藐姑云,

山雨当楼出,松风隔涧闻,

黄庭堪送老,烟雾会平分。

兴隆山美景(中共榆中县委宣传部供图)

宋末至明代,以宋时湖南衡山道士秦致通、河南嵩山隐士李致亨在此修行“羽化”,又称“栖仙山”。

04

峡河绕流

清·曾凤翔

山城地僻接仙源,

高峡悬流绕郭奔。

沙鸟夕阳芳草岸,

人家烟雨绿杨村。

偶疏碧涧穿花径,

时引寒流到石门。

更爱暮春童冠在,

好将风俗寄潺湲。

兴隆山美景(中共榆中县委宣传部供图)

兴隆山东西两山之间有一条贯通南北的峡谷,俗称兴隆峡。峡谷东侧有一条小溪,叫大峡河,汇集马衔山到兴隆山一线的众多山泉溪水,“水随山移,山因水活”,使兴隆山更加富有朝气。峡水清溪,夕阳中河水蜿蜒,银蛇跳跃,鳞光闪烁,潺潺流淌,宛若玉带漂浮。

兴隆山美景(中共榆中县委宣传部供图)

涓涓流水曲折而来,灌溉农田,此水冬季不枯,春末渐涨,初雨时节,堤两岸毛草匝地,烟柳如云;农舍草屋隐于霏霏细雨之中,桃花杏花堤岸竞放,现烟霞之色,降雨高峰期山洪频繁,峡水暴涨暴跌,时益时患,自峡口至县城一带,岸道曲折迂回,水流在此滞流不畅。

05

越调·天净沙·谒成灵

民国·于右任

兴隆山畔高歌,

曾瞻无敌金戈,

遗诏焚香读过,

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

兴隆山美景(中共榆中县委宣传部供图)

06

七律·游兴隆山

张克复

陇右名山紫气氤,

天骄倚戟厝元神。

松涛阵阵龙兴雨,

翠峤重重花扫尘。

藏秀谷中听鸟语,

白云窝里悟玄真。

踏青游客迷归路,

无限风光永驻春。

兴隆山(榆中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兴隆山,一座充满历史底蕴和人文气息的名山,是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的完美融合,在这里,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与才情,感受到文化的力量与魅力,体验历史的厚重与传承。 来源 :新甘肃客户端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