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下午,著名作家、学者徐兆寿的新书《西行悟道》研讨会在其故乡武威市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陈晓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张清华,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杨华,金昌市作家协会主席陈学仕,凉州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国才,武威文史专家王其英,武威新闻传媒集团新闻部、专题部主任徐永盛,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文史专家程对山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评论家和本地学者、评论家数十人进行了长达四个小时的线上线下研讨,1000多人倾听了发言。
武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勇出席会议并在致辞中说,徐兆寿先生是武威籍著名作家,近年来先后出版了《鸠摩罗什》《话说五凉》《斯文凉州》《西行悟道》等大量弘扬凉州文化的专著,主讲的文化视频节目《话说五凉》点击量达到6亿人次,邀请著名作家莫言、欧阳江河等在武威开展公益讲座,主讲《凉州讲坛》等,为凉州文化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凝聚了他热爱家乡的故土情怀,体现了进取有为的文化精神。今天品读的《西行悟道》,承载了徐兆寿先生别具匠心的研究成果,是一部全面、系统研究凉州文化乃至西部文化的书籍,著作既有根据考古资料和历史记载的严谨剖析,也有对先秦以前西部文化的形象描述,构成了西部文化的宏大轮廓与深厚体量,是凉州文化、西部文化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丰硕成果。它的出版发行,必将进一步激发人们挖掘研究凉州文化的热情,对于提升武威市的文化影响力,引领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助推文化旅游名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
武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周勇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说,“西部”这个词语本身就带有一种方位性,在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西部书写曾一度大规模兴盛,如果再往前追溯,西部的书写又是和边塞的书写紧密相连的。现在则有了新的历史和现实方位,一方面是现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另一方面,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也有了“一带一路”这样一个中国对于世界的新的构想。在这样的一个背景和构想下,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方法论,以一种新的主体位置去认识西部和书写西部。多年来,我们也看到中国西部的作家们逐步地获得了越来越自觉的文化自信。在这方面,徐兆寿的书写可以说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个代表。《西行悟道》是对西部历史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新的书写。这样的书写不仅仅是一种一般的史书、一般的历史散文的方式,而是在新近获得的新的历史自觉、历史洞见的视野里,重新认识、重新讲述西部。从《荒原问道》《鸠摩罗什》等前中期作品,再到《西行悟道》时,他对西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让我们意识到的,西部绝不仅仅是一个古旧的西部,古老的西部,他让我们认识到在西部古老的历史中,和今天的现实中,始终贯彻着那样一种充满生命力的精神。这种精神实际上也连接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所以认真探讨这本书,不仅仅是要探讨这本书的得与失,更重要更迫切的是以《西行悟道》为样本,探讨和获得在新时代、新征程、新的历史方位上新的西部观。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不仅对兆寿个人的创作有益,也对于整个西部的文化发展,对于中国文学中关于西部书写的发展都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十年来,徐兆寿把全部精神投入了投入了这种新的西部观、新的西部精神的探索和创造中,成了我们这个时代很重要的一种文化精神的引领者。
著名作家、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李敬泽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说,《西行悟道》发表和出版以来,不断引起文坛内外的热切关注,这种情形带有很大的必然性。在我看來,《西行悟道》在西部文化的追根寻脉中,对于当今的人们,具有着重要的文化向导的作用。这种向导性,既指向西部文化,又指向中华文明,是为着“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习近平)而积极努力的切实成果。对这部作品的研讨与解读,也是这一成果的丰富与延伸。因此,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陈晓明教授说,这部书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博大精深,里面包含的知识量非常丰厚,它涉及到了很多中国古老的典籍,比如他大量引用《山海经》的知识来讲西部,从《春秋》《左传》、从司马迁《史记》、班固的《汉书》《水经注》等探讨西部地理人文乃至人的性情,从《易经》《论语》《道德经》等探讨西部和中国的文化,同时还涉及到了很多西方的典籍,在相互对比中阐述中国文化的特征与未来,而这些书写又自由切换,既非常潇洒、才华横溢,又异常谨慎、异常谦恭。他说,这部书是一种全新的写法,说它是一本散文,可能显得太轻飘了,说历史散文也还不够,所以说它是一部历史之书,一部文化大书,也是一部悟道之书,是一部可以流传下来的书。
著名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陈晓明
北京师范大学张清华教授说,兆寿是一个有很强的文化使命感的学者和作家,他以地理意义上的西部方位和文化意义的传统文化方位出发,十年来的创作逐渐蔚为大观,从《荒原问道》《鸠摩罗什》到《西行悟道》,已经成为文学界和文化界一种很大的文化现象。如果说前几部作品是虚构,《西行悟道》则进入了非虚构写作。原来他是一个虚构的人在西部大地上漫游,现在是一个实在者在西部大上进行文化践行。从1990年代以来,从余秋雨的文化大散文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散文,还有新散文,兆寿的散文则是各种散文之上的一种创新,非要命名就是“新的文化大散文”。他的特点很多,内容之丰富之驳杂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著名诗人、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莫言国际协作中心执行主任、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张清华
西北师大传媒学院副院长杨华说,徐兆寿笔下的西部便与众不同,既不是以西部为据的立场来写西部,也不是以西部之外的立场去写西部,而是从全球视野出发,以在场者的身份向人们展示西部。《西行悟道》是一部难以概括的大著,有非虚构写作、文化散文、学者散文和学术随笔等方面的特征,但单就其中任何一种文本类型来说,恐怕都无法概括《西行悟道》的文本价值和意义。
金昌作协主席陈学仕说,站在“五四”新文化运动100年之后的今天,站在世界风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可以说,徐兆寿的文学创作具有学者的深刻洞见和作家的敏锐发现,具有第二次启蒙的意义与价值,而这种启蒙则是重新面向古老的传统,从而获得新的历史动力。徐兆寿的学者型写作必将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和纠正百年来被西方文化笼罩且边缘化的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打破西方的话语霸权,塑造现代化的、全球化的中华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也必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益的借鉴。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金昌市作家协会主席、评论家 陈学仕
甘肃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武威市文联二级调研员李学辉在主持会议时说,古有老子西行问道、玄奘西天取经,今有徐兆寿西行悟道,他带着他的大著和浓浓的故乡情谊来到武威,与众多名家共同探讨凉州文化和西部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武威文化界的一件盛事。
省作协副主席、武威市文联二级调研员 李学辉
武威凉州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国才院长说,《西行悟道》是站在凉州看中国,看世界,是重新为凉州寻找魂魄的一部大著,值得我们凉州人和西部人去反复阅读。
武威凉州文化研究院院长 张国才
武威文史专家王其英用16个字概括《西行悟道》:大气磅礴,一气呵成,汪洋恣肆,纵横天下。
武威文史专家 王其英
武威文史专家程对山说,《西行悟道》有三大特征,那就是宏阔的文化视域、艰深的历史探索和浓郁的家乡情怀。
武威文史专家 程对山
武威籍作家徐永盛、李元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张高峰,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赵勇博士,甘肃中建兴银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子贤,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曹忠,诗人、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研究生阿天、树贤、武翔也发表了自己的阅读感想。整个活动连续四个小时,1000多人在线上线下进行了参与,并广泛转发和评论《西行悟道》的相关新闻、评论和研讨会上专家们的观点。
徐兆寿在最后致谢时谈道,《西行悟道》是祭奠河西乃至西域山川大地的一部书,返乡是诗人的天职,只有回到故乡,这部书才能获得真正的魂魄,才能再次出发走向广阔的世界。他说,对他来说,《西行悟道》还是一部抗辩之书,为凉州和西部辩护,为中国传统文化抗辩。他呼吁家乡的人们,要从中国文化的大范畴来理解何为凉州和凉州的意义,凉州不是指今天的行政区域中的武威地区,而是与上古雍州同区域的凉州,是中华文明在丝绸之路上不断与西方文明进行融和时构建起来的文化凉州,其范畴很大,但凉州人要自觉承担起这种文化使命,同时,也要从世界文化的大格局和大历史中去寻找凉州的位置与意义,去思考中国文化的未来,只有这样,凉州乃至整个的西部才能确立自我,并真正被创新。
武威市政府文化顾问、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西北师大传媒学院院长、著名作家、学者 徐兆寿
品读会上,甘肃省书协副主席、武威市书协主席翟相永向徐兆寿先生赠送书法作品,武威市青年歌唱家徐国元先生演唱了歌曲《天马的故乡》,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罗海燕、李琴,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文史工作者杨琴琴分别对《西行悟道》相关片段进行了诵读。整个品读会气氛热烈,精彩纷呈,为线上和线下观众奉献了一道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活动结束后不久,武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勇给徐兆寿发来微信说,活动很成功,在当地文化界和微信朋友圈引起了热烈反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