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赵武明|“忆往武记·走马山丹”系列之五——怀念乡味

味道真是太奇妙了,每个地方都有它不同的味道。家乡的味道,是难以割舍的情感,是让人安心的。只要提及家乡,那浓浓的味道袭来,就知道自己该回家了。每当回到家乡,第一口吃到的便是那熟悉的乡土味道,不管是山丹馍馍、酿皮、米黄、油糕、黄参油泡泡、糕卷还是八大碗、垫卷子、炒拨拉、牛娃子饭……心醉的味道仿佛将我带回了过去的岁月。家乡的味道,解开的是愁,温饱的是胃,安定的是心,安妥的是家。

天涯忘带家乡酒,味在心中饮不干。地处河西走廊蜂腰,作为丝绸之路节点小镇的山丹民风淳朴,风味浓郁。这里,有着丰富独特的地理环境,风光迥异的地形地貌、多元复杂的气候特点、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在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中,融汇造就了异彩纷呈、地域特色鲜明的众多美味佳肴。

《中庸》上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人们经常会因为美食恋上一座城市。不一样的饮食情愫,就会有不一样的城市记忆。独特的山丹风味,超越了果腹的底线,蔓延了思乡的依恋,也拉近了四面八方游客的脚步。

真正的家乡味道,才是味蕾最向往的;吃到家乡的味道,仿佛就能看到父母温暖的笑容。地处祁连山下的山丹,自古以来以牛羊肉打底,辅之以鸡肉、大肉还有其他的肉。因此,对于牛羊肉的N种做法,最喷香的手抓羊肉、羊肉垫卷子,牛肉拨鱼子,兼以外地泊来的大灶台、焖锅、火锅等。

无羊不成宴。羊肉垫卷子,是河西地区几百年来风行的一种特色菜,是以羊肉、面卷、调味料为主要食材制作而成。羊肉垫卷子发源地就在祁连山下、焉支山旁的大草原,山丹羊肉垫卷子名扬四海,因山丹羊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毫无膻味。制作时选择1-2岁龄羔羊现宰杀,经过独特的烹饪,在其肉汤中加入面卷。卷子是用面食制作出来的,把面和到一定的软度,擀平,上边撒上葱花,抹上油,然后把面卷起来,按照两个指头的宽度切开,就成了!佐以青椒、洋葱、香菜等,面香、肉嫩、味美,香气四溢,令人食而不忘。

如果说山丹羊肉不膻且鲜嫩,那么山丹的鸡肉基本上都是土鸡,味道别致,可口不腻。鸡肉垫卷子,又名卷子鸡,是西北面食与菜肴的融合,和大盘鸡一样也是超级大份,是张掖特色美食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道硬菜。以当地土鸡配以面卷炖制而成。调味的鸡肉汤是关键,这汤味道浓郁,锅里放油先爆炒,之后再加入很多种调味料,辣椒、姜粉、精盐等,直到鸡肉呈红色,再继续用小火焖烧,放入土豆、粉条,红辣椒、绿辣椒扮饰。等到肉烂入味后,再把之前做好的面卷放入一起焖煮,筋道爽滑,到汤水干了就可以出锅了,佐以香菜,色香味俱全。无论是节日家人聚会,还是宴客招呼亲朋,卷子鸡都是山丹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特色名菜。这道菜的特点是酱香浓郁,面卷筋道有韧性,光看看品相就让人食欲大增,吃起来香浓有滋味。

最美不过家乡味。罐罐席,是山丹人对老席的叫法,兴盛于明清时期。如今,在李桥镇高庙专门开设罐罐席,客流量不少,要想大快朵颐,得提前几天订座。难的是,今年无论是拍片还是回家,都去吃过了,解了馋,余味悠长。

山丹罐罐席是民间传统宴席,传承和吸收了本地自古以来多种宴席之所长,包含着红白喜事待客方式,综合百家智慧及养生理念,传统文化、宴席酒文化等。菜品以烹饪猪、牛、羊、鸡肉为主,菜品形式以传统见长,菜肴淳朴、口味浓郁、厚重,咸甜酸辣俱全。它在多种饮食的融合中脱颖而出,形成了独有的饮食文化特色,呈现出北方菜系的粗犷大气。

山丹罐罐席只有在重大仪式上才会出现,如生诞寿辰、婚丧嫁娶、孩子满月等。罐罐席也分为好几种,有鸡肘席(也叫海参席或十二楼全席)、十全席、五碗一盘等规格。席做好了,上菜极其讲究顺序,以十二楼全席为例,要先上水菜(凉菜,有自家的豆芽,还有自产的胡萝卜、韭菜等,荤菜有肝、肺等),要上水菜碟八个,上水菜的菜碟要一平一立,平是盘,立指的是碗,四个荤菜,四个素菜。水菜上后要开始上炒菜。炒菜最有意思,叫纱帽翅儿,中间一大盘菜(平),两边上各上一碗(立)菜,共上两次,像是纱帽翅抖三抖,很形象。最后上的大菜就是十大碗,有红烧肉、鸡肉、丸子炖肉、粉条炖肉、腐竹炖肉、豆腐炖肉、萝卜炖肉、土豆炖排骨、糯米碗、八宝汤等。上菜中依次要上油饼、花卷、包子、馓子、糖花子、干果等。十大碗后,必须上胡辣汤一盆。十大碗的主要内容是五荤五素,五荤指猪肉块炖菜(俗称红炖)、猪肉片炖菜、羊肉炖菜、牛肉炖菜、丸子炖菜,五素是指烩萝卜、烩土豆、烩番瓜、烩豆腐、烩面筋。十二楼全席和鸡肘席大致相同,要上全鸡和全肘。五碗一盘席是档次稍次一点的,水菜(凉菜)和十全席的水菜一样,其他就简单多了。

儿时的味道,时光的记忆。罐罐席在山丹历史悠久,流传甚广,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山丹罐罐席的菜谱,应该是根据年代的不同而发生着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烹饪技法基本是煮、炸、炖、蒸,有严格的程序和工序。其技艺主要在选料、刀功、火候的掌握以及配料的选择上下功夫。譬如肘子肉,上笼屉蒸,就得两三个小时以上。由此制作的菜肴制作精良、选材考究、经济实惠、肥而不腻、老幼皆宜,且色、香、味、型俱佳兼具北方菜系特点,荤素菜搭配营养丰富,吃法非常讲究。

要说最火的,或是念念不忘的应该是声名远扬的炒拨拉。炒拨拉——一道以动作命名的美味,一款绽放在盾牌上的美食。相传在西汉时,霍去病在一次战争中勇猛善战,缴获了大量放牧用具和大群牛羊等物资。将帅遂令就地烹羊宰牛犒劳三军。由于后勤部队还没有全部赶到,灶具尚不齐备,犒劳只得分片区依次而行。但是疲劳、饥饿、兴奋交织在一起,已经使一部分年轻军人急不可耐,再加上随风飘过的阵阵肉香的诱惑,他们索性不等了,搬几块石头垒成灶,不知是哪个小兵,索性把盾牌翻过来,就着大火,羊肉羊杂一顿猛炒——炒拨拉就这样诞生了。小兵这冷不防的一着,自然也赢得了弟兄们的满堂彩,他们折了芨芨草或者小树枝当筷子,尝一口,那真叫爽!后来当地的牧民就用牛羊的内脏作为主要原料,改良后就成了今天的炒拨拉。没想到当初士兵的一种无奈之举,今天竟成了丝绸之路上一道独特的美味佳肴。

吃山丹炒拨拉,骑骏马走天下。据当地县志记载:炒拨拉因动作得名,支以铸铁鏊子,将切好的羊肝、肺、肚、肠、心等佐以调料葱花、蒜苗下锅,以柴火或煤炭为燃料,用猛火爆炒,待熟即食。辅料是洋葱、大蒜、青红椒、葱段、蒜苗、辣椒粉、孜然等。主料和辅料全部切成细长条,炒制时用一种专用锅具——铸铁鏊子。炒制时先在鏊子中间放一块油,或为大肉油,或为羊油,然后把切好的羊肠、羊肚、羊腰等一一码放在鏊子上,单单看到各种颜色的食材往锅上一摆,就已让人垂涎欲滴。接着大厨妙手拈花般抓起洋葱丝、辣椒丝、蒜苗和蒜瓣覆在其上,然后大火猛攻爆炒,油随着急火四溅飞起,火苗瞬间包围了整个鏊子,制作的过程充满浓浓的烟火气息,场面真叫一个火爆。高温使得食材迅速变熟,同时最大限度保留了食材的鲜味。大肉油和羊杂放一起炒,产生出一种奇妙的味道,待主材八成熟时关火,然后迅速撒上辣椒面,孜然粉等,因铸铁鏊子此时温度已经很高,借助余温,刚好炒熟,此时口感最好,色香味俱佳。火红的山丹,精心筹划的炒拨拉美食节又将炒拨拉推向了火爆!

炒拨拉!炒—拨—拉,均是制作美食的动作。据山丹县志记载:炒拨拉因动作得名。想吃最正宗的炒拨拉,那必须来山丹炒拨拉·中国总店来品尝。山丹炒拨拉是山丹最具特色的地方美食,也是河西走廊最富悠久历史的特色小吃。炒熟的炒拨拉色泽饱满,颜色丰富,红的、绿的、紫的、黑的、褐色的、半透明的应有尽有,油汪汪,亮晶晶,肉嘟嘟,外焦里嫩。辣椒和洋葱使羊杂散发出一股特有的清香,混合着麻辣味道,肥而不腻,麻中带甜,入口生香,令人叫绝!羊腰生精益血,羊肝补肝明目,羊肚补虚健脾,羊心富含维生素、氨基酸,我国古代对其药用价值早有研究。炒拨拉冬季进食最佳,麻辣适度,肥而不腻,烟熏火燎,边炒边吃,热热乎乎,美味可口。无论是刘玉珍、刘丽霞……还是炒拨拉中国总店,只要你走进任何一家,那味道肯定会让你垂涎三尺,流连忘返。前不久,和同事出差,专门带他们去吃,四个人两锅,还喝了米酒和当地的塞酒,还要了有名的“王中王”麻辣粉,吃得让连厨师都大跌眼镜。

“虽是初相识,却似故人来。”火烧火燎的炒拨拉让人与生活变得可亲可爱,传承着西域人舌尖上的美味记忆!山丹炒拨拉,是众多美食中少有的与火共舞的美食,既是在烹调食材,也在淬炼自己。在高温中来回,在火舌与火舌之间穿梭。成熟需要炙烤,成功源自涅槃,这是炒拨拉的料理之道。任何一种餐饮,之所以被人认可和欢迎,最根本的是因为其美味。要是你正在大啖炒拨拉,别忘了来壶山丹马场的青稞酒或者米酒,或者加上一份麻辣粉、一个大饼,那应该是绝配。一群人既可饱餐一顿,又可感受西部的豪放。如此,便可以乐不思蜀,忘了回家路。

“冬至大如年”。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古代,冬至这一天要举行隆重的庆贺仪式。山丹的冬至活动原汁原味地传承了古代习俗,一辈辈一直都有“祷老爷”、炒冬至、吃牛娃子饭等民俗庆祝活动。在冬至,一碗地道的“牛娃子饭”,它是冬至山丹县特有的底色。乡音难改,乡俗深藏,在细细碎碎的日子里,被风轻轻一吹,便会不可抑制的跃上掌心,而节日,总使人们的心变得柔软、缠绵。

对于山丹人来说,没吃“牛娃子饭”,就等于没过冬至。“牛娃子饭”在张掖山丹历史悠久,是由厨师把面和好揪成蚕豆般大小,再用专门的梳子摁上梳状花纹,像个中间大两头小的“花牛犊”,煮熟后与炒好的肉菜烩在一起,就是一大锅“牛娃子饭”。浓郁的汤水,炒的恰到好处的臊子,再撒上些细碎的葱花香菜,一碗热气腾腾的“牛娃子饭”出锅,在凛冽的寒冬里,便可寻到冬至滋味,也算是给一年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那一碗“牛娃子饭”带着烟火味,最真实的人间感受。起于灶膛,缭绕于房梁屋脊之上,氤氲在人们的眉眼心底,流淌着的幸福的温度。百锅同煮,万人共享。从2015年开始,山丹人将这一地方习俗演绎成了一个“万人同吃牛娃子饭”民俗旅游文化活动。除了吃牛娃子饭,活动当天还有以山丹羊肉为主的特色美食和地方特色产品展示,宾客们大快朵颐,还可品尝山丹炒拨拉、油糕、米黄子、糖花子、窝苏子、黑面饼、千层蒸饼、凉粉、马场酸奶、灰豆汤、稠饭等各类特色面点、风味小吃。

世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独特地域孕育了别具一格的美食,山丹美食种类繁多,地道厚实独具魅力。悠久的历史为美食赋能,独特的用料给美食打底,新颖的做法让美食别致,精细的做工让美食至味在人间。为了留住游客和游子的胃,山丹还传承开发了美味珍馐——国博盛宴,足足100道菜呢!

感受时间与空间的融合、灵感与味蕾的碰撞。火焰升腾中的味道,更会令您感受到山丹的魅力和独特。在山丹每顿饭不重复,据说至少得吃半个月。得空不妨去山丹亲自品尝,每一道美食都会给您留下久远的记忆。

卧听晓鼓朝眠稳,行入淮流乡味生。家乡的味道,独一无二,温暖心扉,深入骨髓,弥久生香。回不去的故乡,这是时代的定律,留不下的城市,背井离乡或为生存,或为梦想。这烟火人间,事事值得,也事事遗憾,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一定另有安排,你总会遇到那束光,有时早有时晚。静等自己的花期,待它惊艳所有人。心有美景美食,任尔春夏秋冬,星空之下,以梦为马,朝霞之上,行者无疆,家乡的味道会让您忘却一切不快。

身上若无千斤担,谁愿意背井离乡?不时,在兰州大街小巷寻觅山丹味道,哪怕是吃碗山丹味麻辣粉!

赵武明:金城文化名家、作家、评论家、文化学者、网络文学研究专家、编剧、纪录片策划撰稿人、资深媒体人,甘肃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甘肃省八骏文艺人才研究会副秘书长兼文学委员会主任,曾任多项文学大赛评委。发表作品数百万字,代表作有集《空山寂语》《三生石上》《灿若苍穹》《心心念念》《吾心我行》《苍茫河西》《梦回祁连》《黄河东流》《守望长城》《我的兰州》《兰州传》等;评论集《文学的向度》《向左向右》《文学的力量》;影视《祖国需要我》《千年一信》《“简”述中国》《遇见四库全书》《闪亮的坐标》《迷情花谷》《生若夏花》《千年穿越》《大河之上》《止戈为武》《成长路上》《追光》等,首部国内朗诵剧《信仰的力量》;主编《百合绽放》《九色甘南》《生命的回响》等。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