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阖家团圆的美好期许。为了让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新年,甘肃简牍博物馆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新年社教活动。这些活动在丰富春节期间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了一座桥梁。如今,这场文化盛宴已圆满落下帷幕,让我们一同回顾那些温暖而难忘的瞬间。
一、“金蛇纳福”新春音乐会及非遗集市
新年的喜庆氛围还未消散甘肃简牍博物馆举办的非遗集市和新春音乐会活动为广大市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不仅为新年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韵味,更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剪纸摊位前,非遗传承人手中的剪刀如灵动的画笔,在红纸上轻快游走,不一会儿,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便呈现在众人眼前。从龙凤呈祥到连年有余,每一个图案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和美好的新年祝福。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大家深刻领略到了传统剪纸文化的魅力。
此外,集市上还有捏泥人和面塑等非遗项目,每一个摊位都展现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智慧与匠心。
如果说非遗集市是一场视觉与触觉的盛宴,那么新春音乐会则是一场听觉的狂欢。在甘肃简牍博物馆一楼序厅,观众们满怀期待地等待音乐会的开场。无论是交响乐还是兰州鼓子以及花儿表演,都将传统音乐的独特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那悠扬的琴声、婉转的二胡声、激昂的琵琶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观众们沉浸其中,如痴如醉。
整个音乐会过程中,观众们的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大家用最热烈的方式表达着对音乐盛宴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敬意。新春音乐会不仅为市民带来了一场美妙的视听享受,更让大家在音乐中感受到了新年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此要特别感谢兰州大剧院、兰州交响乐团弦乐专业委会的鼎力支持,带来了一场音乐盛宴。
非遗集市和新春音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新年文化生活,更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活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非遗的魅力,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边关谁递符传至 云中谁寄锦书来——乙巳年春节主题社教活动
活动期间,博物馆内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新年的喜庆氛围。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七,多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教活动依次开展,吸引了众多家庭踊跃参与。无论是充满趣味的非遗手工制作,还是饱含文化内涵的蛇年文化体验,每一场活动都别出心裁,让参与者沉浸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展厅二楼 “边关谁递符传至” 活动中,孩子们兴致盎然的体验着射艺、捶丸和踢毽子运动,感受着古人在边塞生活的娱乐方式。还不时有志愿者老师生动地讲解着这些运动的技巧,让孩子们对古人的娱乐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射艺”活动,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在射艺活动点位前排起长队,“跃跃欲试”准备“大展身手”。“嗖”,一个小朋友一箭中靶,大家纷纷鼓掌祝贺,小朋友脸上亦是“喜气洋洋”,高兴地拿着“任务卡”盖下了通关印章。
而在三楼“云中谁寄锦书来”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用折叠、粘贴、拼接、组装等方式,制作出一盏盏精美的蛇年花灯。这些蛇年花灯不仅是孩子们的创意结晶,更传递着新年的美好祝福,承载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热爱。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相互交流、互相帮助,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家长们也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这温馨而美好的时刻。
“写对联” 同样热闹非凡。观众亲手写出的吉祥喜庆、意蕴十足的新春对联,饱含着他们对美的独特理解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此外,“剪纸”活动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在活动中,讲解员老师和志愿者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精彩的成品展示以及有趣的互动环节,向观众介绍了剪纸的由来、技巧、以及各种有趣的习俗。
三、掌心之中的丝路生活——AR智慧社教课堂
2025年春节期间,为了丰富青少年群体的寒假生活,让博物馆真正成为校外课堂,甘肃简牍博物馆特别推出3场特别社教活动——掌心之中的丝绸之路AR智慧社教课堂。活动于大年初一、初四、初六顺利举行,带领50余位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愉快的丝路之旅。
课程以甘肃简牍博物馆出品的科普社教绘本《简牍里的边塞生活》和配套智慧课堂为基础展开。首先,由甘肃简牍博物馆讲解员李林翰带领同学们参观展厅,通过详细又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对于汉简、长城汉塞、丝绸之路等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接下来通过绘本+平板电脑的方式,虚实结合,让同学们通过更为生动、更为立体的方式,跟着绘本主人公瑶瑶一家人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河西汉塞,沉浸式体验丰富多彩的边塞生活。在课程结尾,我馆还特别安排了DIY冰箱贴制作环节。一个个冰箱贴,都代表着同学们对于新年的美好愿望,也为本次活动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课程结合纸质书籍与电子设备作为媒介,以轻松易懂的话语讲解晦涩难懂的简牍语言,以生动的画面演绎千年前的故事。感受汉代边塞地区的风土人情,加深同学们对于简牍文化、简牍价值的认识与理解,增强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培养同学们的文化自信。
四、塞防千里固家国——社教活动
“塞防千里固家国”——汉服制作妙手生花。此次活动通过汉代服饰拼图制作让参与者亲手触摸到了历史的脉络,更让他们通过拼图的形式,深刻感受到了汉代服饰的精美与文化的厚重。在活动中,观众们细心拼凑着每一片服饰拼图,通过拼图的制作过程,大家对汉代服饰的特点和演变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也对中国古代长城的历史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
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家的春节生活,更是一次生动的历史文化教育。它让我们在欢乐中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激发了我们对中华文明的无限热爱与自豪。未来,甘肃简牍博物馆也将举办更多的主题社教活动,让我们共同探寻历史的奥秘,传承文化的精髓。
五、“悬泉邮驿”主题邮局
悬泉邮驿主题邮局开展了新春寄福活动,来馆参与“符传”任务的观众,在集齐所有印章后,凭任务卡可到主题邮局领取一张特色明信片,写下对亲朋好友的新春祝福和美好愿景,并加盖印章免费寄出。活动期间,共赠送明信片400余张,寄出明信片320张。见字如面,这新春美好的祝福,赋予了这张明信片不一般的意义,让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本次“博物馆里过大年”社会教育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广大青少年的假期生活和精神世界,拉近了他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也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感受到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教育基地的独特魅力。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孩子们在感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开启了一场难忘的新年文物之旅,在历史的印记中找寻到了博物馆的浓浓 “年味儿”。
下一步,甘肃简牍博物馆将继续秉承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不断创新社教活动形式和内容,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让更多的人在甘肃简牍博物馆中汲取知识、感受文化、收获快乐。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