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蛇年春节,在甘肃省博物馆邂逅非遗与传统

2025年是我国“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第一年。为充分发挥博物馆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展示春节文化新风貌,营造浓烈多彩的节日氛围,甘肃省博物馆精心策划了非遗集市、社教活动、沉浸式展厅互动游戏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活动。

大年初一,“良辰美景饺好运”社会教育活动成为一大亮点。活动现场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观众们一到现场,就被桌上摆放的面粉、饺子皮、馅料等材料所吸引,迅速分组,跃跃欲试。在专业厨师和讲解员老师的指导下,从和面、擀皮到调馅、包饺子,每一步都充满了乐趣与挑战。小朋友们在父母的帮助下,学得有模有样,大家边包饺子边交流,分享着各自家庭的包饺子习俗和春节故事,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温情满满。

展览大楼内的非遗集市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来自各地的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展示和销售他们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包括掐丝珐琅、剪纸、香包、古法制香等,每一件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现场制作演示区人头攒动,游客们纷纷驻足观看,近距离接触了解非遗文化。

下午,展览大楼前的广场上,一场精彩的歌舞表演将节日氛围推向高潮。表演以春节为主题,融合了民族舞蹈、乐器演奏、诗朗诵和现代舞蹈等多种元素,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讲解员们身着华丽的服饰,舞姿翩翩,歌声悠扬,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这场表演不仅展示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才艺和风采,更让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春节的喜庆和热闹。

同时,为激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展厅内还设置了五组沉浸式互动游戏,让观众通过全方位参与互动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展览内容:剑指壶心、丝路寻宝、陶趣迎春、化石猎人、革命记忆大挑战。在游戏中,观众需要仔细观察展品、聆听讲解、思考解谜;为了增加游戏的吸引力,还设置了奖励机制,完成游戏任务的第一名观众还可获得精美文创产品一份。这些奖励不仅是对观众参与游戏的肯定和鼓励,也为他们的节日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和惊喜。

此次博物馆春节文化盛宴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弘扬方面的使命与担当,更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进文化自信的绝佳平台。未来,甘肃省博物馆将继续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为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服务,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